[实用新型]一种子母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8373.5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1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汤勋海;李晓权;刘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航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3/42;C25D17/02;C23C18/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91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母篮。
背景技术
沉铜是一种自身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在非导电的基体上进行沉积,化学镀铜的作用是实现孔金属化,从而使双面板,多层板实现层与层之间的互连,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对PCB板制造业的要求越来越高,PCB板的层次越来越多,同一块板的孔数越来越多,孔径越来越小,这些孔的金属化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电气的性能和和可靠性。PCB板大多是很薄的,在进行沉铜工艺时,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采用一种专用夹具对PCB板的四边进行夹持,使PCB板平铺在夹具上,然后进行沉铜处理,该方式需要一张一张地将PCB板夹持在夹具上,费时费力,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工具来改善PCB板的沉铜前处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一次性能将多块PCB板同时进行沉铜的子母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子母篮,用于PCB板沉铜,包括呈长方体状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底框、顶框和支撑杆,所述底框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承载PCB板的横杆,所述顶框内设有用于插入多块PCB板的栅格,所述横杆和栅格之间竖直设置有若干弹性杆,所述弹性杆将相邻的两块PCB板隔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横杆与栅格方向垂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相邻的两弹性杆之间的距离略大于PCB板的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框上设置有防止子母篮变形的强化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挂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保护PCB板的防护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PCB板插于子篮内的栅格,然后将子篮固定于母篮上,可以同时插多块入PCB板进入沉铜池进行沉铜,栅格的下部对应设置有弹性杆,避免了线路板叠板造成的碰撞,减少了板面擦花的隐患,使品质良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子母篮,用于PCB板沉铜,包括底框1,所述底框1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承载PCB板的横杆2,横杆2呈扁条型,这样增大了与PCB板的承载面积,使PCB板不会因接触面积小而变形。所述底框1上设置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上设置有挂钩,便于在沉铜时将子母篮钩挂在设备上,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防护杆6,防护杆6可以有效防止在沉铜过程中搬运子母篮而使其内部的PCB板不会掉落,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护PCB板。
所述支撑杆3上端连接有栅格4,栅格4的间隙大于PCB板的厚度,同时稍宽于PCB板的宽度,使PCB板在栅格4内不容易发生变形;所述栅格4下方对应竖直设置有弹性杆5,由于PCB板比较薄而容易变形,在将PCB板放置在子母篮的栅格4内后,还是会发生变形,而弹性杆5将PCB板束缚在狭小的栅格4内,使之不变形,同时弹性杆5有一定的弹性,不会擦伤PCB板。所述弹性杆5的下端与横杆2连接,所述底框1上设置有防止子母篮变形的强化杆,由于在放置子母篮进入沉铜时,不可避免会让子母篮与设备发生碰撞,容易使子母篮变形,从而损坏子母篮内的PCB板。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航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航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83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气门机构
- 下一篇:无级可变气门升程的发动机配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