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雷达角反射器及雷达标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7930.1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1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习华峰;顾翔;王积尚;王京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10019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反射 标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雷达角反射器,主要应用于车用毫米波雷达的研制、生产、检测、标定等过程,本实用新型还特别涉及一种雷达标定系统,可应用于车用毫米波雷达装车后的系统校准和标定,以及车用毫米波雷达的设计和验证过程。
背景技术
在车用毫米波雷达的研制、生产、检测、标定的过程中,尤其在雷达产品生产和雷达装配下线标定中,雷达角反射器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相比于车用毫米波雷达测试仪器和回波模拟器等设备,雷达角反射器的成本较低,容易实现。
现有的雷达角反射器的本体通常为多角型结构,其安装支架一般为固定结构,具有预设的高度和角度,不易调节和随意布置,无法满足外场的测试需求,影响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雷达角反射器,设计灵活,很容易在外场和内场测试时进行布置,而且高度可调节,容易实现多种场景的验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雷达角反射器的雷达标定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角反射器,包括:角反射器本体、连接板、滑套、支撑杆、调整螺钉和底座;
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角反射器本体焊接于所述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套;
所述滑套可沿所述支撑杆上下滑动并通过所述调整螺钉锁紧。
优选的,所述角反射器本体为三角锥形反射器,其内边边长L=104mm,外边边长S=147mm。
优选的,所述角反射器本体的表面经过电抛光处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结构;所述雷达角反射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杆顶部的堵盖。
优选的,所述底座采用HT250-300灰口铸件制造,且其外表面经过静电喷涂。
优选的,所述滑套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高度标示,且所述高度标示包括丝网印刷结构和/或激光刻字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光标示。
一种雷达标定系统,包括上述的雷达角反射器。
优选的,包括对称布置在标定道路两侧的多个所述雷达角反射器;
每侧的所述雷达角反射器开口面向所述标定道路中心;所述标定道路长度为100~150m;所述标定道路两侧相对的两个所述雷达角反射器之间的距离为4~6m;雷达到所述雷达角反射器的距离为1m;同侧所述雷达角反射器之间的间距为1~2m;单侧布置所述雷达角反射器50个以上;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角反射器本体的中心高度为400~600mm;同侧所述支撑杆采用高低交叉布置形式;所述雷达角反射器的布置总距离在50~75m范围内。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雷达角反射器,设计灵活,很容易在外场和内场测试时进行布置,而且高度可调节,容易实现多种场景的验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雷达角反射器的雷达标定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角反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角反射器的正面尺寸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角反射器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角反射器在24GHz频率下的雷达散射界面(RCS);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角反射器在77GHz频率下的雷达散射界面(RCS);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角反射器在79GHz频率下的雷达散射界面(RCS);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角反射器在盲区检测雷达标定中的应用场景。
其中,1为角反射器本体,2为连接板,3为滑套,4为堵盖,5为支撑杆,6为调整螺钉,7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雷达角反射器及应用其的雷达标定系统,设计灵活,很容易在外场和内场测试时进行布置,而且高度可调节,容易实现多种场景的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7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度信令数据
- 下一篇:毫米波雷达的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