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式自驱动太阳能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7193.5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潘翔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桑力太阳能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6 | 分类号: | F24J2/06;F24J2/46;F24J2/48;F24J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4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驱动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式自驱动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热水器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作为一种可循环且无源式的加热手段,被广泛的使用在一些燃料运输不是很方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经常会使用一些锅式的太阳能热水器,这类太阳能热水器结构简单,加热效率相对较高,十分适应山区使用,但此类热水器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首先,此类热水器一般通过将一个储水容器放置到锅式反射板上,聚光后的太阳能温度较高,取放储水容器时不仅十分危险,而且也无法实现热水的实时供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锅式太阳能热水器无法实现实时供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易式自驱动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式自驱动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一个聚光面和一个分流桶,其中聚光面包括一个球面状的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的边缘上设置有一个环形的透光板A,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固定有一个圆板状的透光板B,透光板B的外边缘与透光板A的内边缘之间固定连接,在所述透光板B的中部还设置有一个球面状的凸起部,球面状凸起部的凸起方向朝向支撑板的球面中心;其中支撑板的球面内表面上设置有深色的吸热层;透光板A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环形的扁平状的高温加热空腔,在所述透光板B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一个碗形的中温加热空腔,球面中心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半球状的气压驱动空腔,气压驱动空腔、中温加热空腔、高温加热空腔之间互相连通;所述分流桶为一个圆形桶,在分流桶的顶部设置有一个顶盖,所述分流桶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分隔板A,在环形的分隔板A中部为一个圆筒状的高温腔,在所述分隔板A的外围还同心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分隔板B,所述分隔板B的高度高于分隔板A的高度低于分流桶侧壁的高度,分隔板A与分隔板B之间设置有一个中温腔,分隔板B与分流桶侧壁之间设置有低温腔;其中高温加热空腔通过一个虹吸管A与低温腔底部之间连通,中温加热空腔通过一个虹吸管B与中温腔底部之间连通,气压驱动腔的中心通过一个排水管与高温腔之间连通;其中透光板A和透光板B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板位于分流桶的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虹吸管A包括若干与高温加热空腔边缘连通的分支虹吸管A,各分支虹吸管A之间通过一个环形的连接管A互相连通,在所述连接管A上还连接有一个总虹吸管A,总虹吸管A伸入到低温腔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虹吸管B包括若干与中温加热空腔边缘连通的分支虹吸管B,各分支虹吸管B之间通过一个环形的连接管B互相连通,在所述连接管B上还连接有一个总虹吸管B,总虹吸管B伸入到中温腔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高温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放水管,在低温腔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进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透光板B的球面状凸起部的中部位置还固定连接有一个水汽加热管,所述水汽加热管为透光结构,在水汽加热管中部设置有一个深色的中空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在所述高温加热空腔和中温加热空腔中填充有多孔渗水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多孔渗水材料为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创新,所述透光板A和透光板B采用钢化玻璃一体制成,所述支撑板采用石棉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集光板结构,利用虹吸和热流驱动原理,实现了水的自循环加热,通过分流桶可以实现水体的实时加入和排放,便于使用,结构也较为简易,便于运输和组装。
2、虹吸管A和虹吸管B采用分路结构,极大的提高了水流虹吸渗透的速率,提高了加热效率。
3、水汽加热管可以实现对位于气压驱动空腔顶部的水汽的进一步加热,使得水汽进一步膨胀和加热,从而更加快速的实现对水流的驱动,同时高温水汽也可以加速对水流的加热。
4、海绵质地的多孔渗水材料价格低廉,渗水效果好。
5、石棉材质的支撑板耐热效果和隔热效果好,钢化玻璃耐热效果也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流桶;2、顶盖;3、底板;4、分隔板A;5、分隔板B;6、支撑板;7、透光板A;8、透光板B;9、球面状凸起部;10、水汽加热管;11、分支虹吸管A;12、连接管A;13、总虹吸管A;14、虹吸管B;15、排水管;16、进水管;17、放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桑力太阳能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桑力太阳能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7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