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容器内熔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6853.8 | 申请日: | 2016-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5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华;左知辰;吴永德;朱伟康;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2/16 | 分类号: | H01G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刘宪池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容器 内熔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无功功率补偿电容器补偿装置的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内熔丝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输变电电力系统中,用于无功功率补偿最经济可靠的并联电力电容器补偿装置已普遍应用.现在普遍用于输变电系统的油浸全膜电容器单台容量都较大,可达334kvar~600kvar,一般全膜大容量电容器多带内熔丝保护.而每台电容器一般又由30~80只元件经串并联而构成所需单台电容器的容量和电压.如某只元件因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存大缺陷,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难免会击穿,此时就需要有对电容器内部元件故障进行保护措施.虽然现在一般无功补偿装置都配有保护措施,包括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装置的继电保护等.常见单台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方式有:内熔丝保护、无熔丝保护和继电保护等,一旦单台电容器发生内部故障,电容器各保护器件应按规定顺序动作,通常第一级是内熔丝动作;第二级是电容器装置的继电保护动作。现在绝大多数全膜电力电容器都配置有内熔丝保护,对内熔丝本身的动作隔离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提高整个电容器补偿装置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电力电容器内熔丝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采用的技术是:一种电力电容器内熔丝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夹板、将夹板固定的腰箍,与元件组装并联的放电电阻,与元件组装相连的引出联接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两侧的夹板之间的若干元件组装和将元件组装组分隔的组间衬垫,所述元件组装包括被极间介质隔开的两极板铝箔卷绕而成的元件、内熔丝熔体、起可靠隔离保护作用的矩形元件衬垫A与矩形元件衬垫B、与内熔丝熔体两端连接并将两端引出的内熔丝引出端头和起固定内熔丝和元件衬垫作用的胶带纸。
优选的所述内熔丝引出端头的长度延伸入矩形元件衬垫B内以保证内熔丝熔体熔断时可靠隔离。
优选的所述矩形元件衬垫B的宽度以便避开元件极板铝箔折边处以利于完善电容器真空浸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组间衬垫及矩形元件衬垫不仅可保证元件内熔丝动作的有效隔离,同时也有利于电容器真空浸渍,所以本专利技术电容器内熔丝结构更安全可靠的,并可提高电容器并联装的寿命和设备的投运率,降低电容器补偿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元件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力电容器内熔丝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夹板1、将夹板固定的腰箍5,与元件组装并联的放电电阻6,与元件组装相连的引出联接片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两侧的夹板之间的若干元件组装3和将元件组装组分隔的组间衬垫2,如图2所示,所述元件组装包括被极间介质隔开的两极板铝箔卷绕而成的元件7、内熔丝熔体11、起可靠隔离保护作用的矩形元件衬垫A8与矩形元件衬垫B9、与内熔丝熔体两端连接并将两端引出的内熔丝引出端头10和起固定内熔丝和元件衬垫作用的胶带纸12,所述内熔丝引出端头的长度延伸入矩形元件衬垫B内以保证内熔丝熔体熔断时可靠隔离,所述矩形元件衬垫B的宽度以便避开元件极板铝箔折边处以利于完善电容器真空浸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组间衬垫及矩形元件衬垫不仅可保证元件内熔丝动作的有效隔离,同时也有利于电容器真空浸渍,所以本专利技术电容器内熔丝结构更安全可靠的,并可提高电容器并联装的寿命和设备的投运率,降低电容器补偿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6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冷却油浸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安全型高电压电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