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TFE覆铜板薄膜结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6783.6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1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航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36121 | 代理人: | 邱明海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tfe 铜板 薄膜 结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基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TFE覆铜板薄膜结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PTFE覆铜板产品系通过玻璃布浸渍PTFE分散液,根据设计产品不同DK/DF指标要求,一般玻璃布需上胶4~8次,即控制PTFE占介质层的比例65%~97%(其余为玻璃纤维)。PTFE分散液由约60%固体量的PTFE微粉和约34%水在约6%的全氟辛酸铵活性剂的作用下,达到悬浮、分散,在玻璃布浸渍PTFE分散液及烘烤过程中,全氟辛酸铵存在挥发和分解,全氟辛酸铵为剧毒属性,且高温产生有毒氟化物、氮氧化物和氨烟雾,存在明显的环境危害。因其粘度低,浸渍过程中与玻璃布结合垂流严重,在胶片表层形成流痕严重,在板材高温成型时,因PTFE熔体粘度很高,熔体粘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显示其非牛顿流体的特性,难以将其流痕挤压平整,因而影响板材局部含量均匀性,且介质层和铜箔面都明显可见与流痕相对应的条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TFE覆铜板薄膜结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PTFE分散液有污染和胶片形成后有流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TFE覆铜板薄膜结合装置,包括底座、皮带、出料口、内压条和刀片,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转动电机,且底座上表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分别与连接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第三转动装置和第四转动装置相连接,且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第三转动装置和第四转动装置内部均安装有滚轮,所述皮带一端安装在滚轮上,另一端与转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出料口安装在第四转动装置和第三转动装置的左边,且出料口右侧安装有承压板,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和第三转动装置内部安装有伸缩电机,且伸缩电机下部通过伸缩杆连接压板。
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装置上套设的材料为玻璃布,且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和第四转动装置上套设的材料为薄膜
优选的,所述薄膜使用的材质为PTFE薄膜。
优选的,所述承压板上表面镶嵌有“口”字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压板为“凸”形,且其中间凸起部分为内压条,内压条四边还安装有刀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PTFE覆铜板薄膜结合装置不采用上胶浸渍方式(即不使用PTFE分散液),利用PTFE薄膜对玻璃布进行挤压覆盖的方式使PTFE薄膜和玻璃布进行结合,达到杜绝全氟辛酸铵对环境的危害;不使用上胶浸渍方式也无胶布表面垂流缺陷,达到板材局部特性均匀性改善,且铜箔面与介质层色泽一致性;同时无需高温浸渍设备投资,减少项目建设成本,且缩短工艺流程,并减少产品缺陷产生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转动电机,3、支架,4、第一转动装置,5、第二转动装置,6、第三转动装置,7、第四转动装置,8、玻璃布,9、薄膜,10、滚轮,11、皮带,12、出料口,13、承压板,14、伸缩电机,15、伸缩杆,16、压板,17、内压条,18、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航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航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6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式高渗透性环氧涂料结构
- 下一篇:纸张压纹、固化、覆膜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