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体滤波器和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6588.3 | 申请日: | 2016-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3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阳剑平;沈爱国;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R24/5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印制 电路板 射频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腔体滤波器和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中的腔体滤波器与印制电路板之间通常需要射频连接,现有技术中,实现该连接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把腔体滤波器的输出(或输入)抽头直接焊接到印制电路板上;另一种方法是:腔体滤波器的输出(或输入)抽头处设抽头柱,抽头柱上设螺纹孔,然后用螺钉紧固的方式将印制电路板的输出(或输入)端与抽头柱紧固在一起形成射频连接。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其中第一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印制电路板拆卸不方便;第二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需要较大直径的抽头柱,因此将会占用较大的滤波器腔体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卸方便、占用空间小且可靠性高的腔体滤波器和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体滤波器和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连接结构,包括抽头插针,所述抽头插针包括粗端和细端,所述抽头插针粗端与腔体滤波器谐振腔底部凸台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印制电路板表面的金属连接插座和微带阻抗匹配电路,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电路一端与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另一端与金属连接插座连接,所述金属连接插座内部中空,所述印制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腔体滤波器盖板上,所述印制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金属连接插座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抽头插针细端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金属连接插座内,所述金属连接插座内壁与所述抽头插针外壁导电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连接插座包括带有中央通孔的底座和弹性夹头,所述弹性夹头由多个与底座连为一体的金属弹片构成,多个所述金属弹片沿圆周方向设置于所述底座中央通孔上端面,所述抽头插针插入金属连接插座中央通孔与弹性夹头弹性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弹片为弧形金属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微带阻抗匹配电路包括高阻微带线和低阻微带线,所述高阻微带线一端与金属连接插座连接,另一端与低阻微带线连接,所述低阻微带线另一端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输入/输出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连接插座采用表贴安装的方式焊接于所述印制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导体接地金属座,所述外导体接地金属座上设有抽头插针过孔,所述外导体接地金属座穿过所述抽头插针细端设置于所述腔体滤波器盖板和所述印制电路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外导体接地金属座底部与所述腔体滤波器盖板铆接,顶部与所述印制电路板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金属连接插座和微带阻抗匹配电路,将抽头插针插入金属连接插座内便能实现腔体滤波器和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连接,相较于传统的焊接方式,其拆卸更为简便,而相较于传统在抽头柱上设螺纹孔的方式,其占用腔体空间小。而采用高阻微带线和低阻微带线形成的微带阻抗匹配电路连接金属连接插座和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输入/输出端口,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而在腔体滤波器盖板与印制电路板之间设置外导体接地金属座,进一步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腔体滤波器和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抽头插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连接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导体接地金属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印制电路板,2—腔体滤波器盖板,3—腔体滤波器谐振腔,4—凸台,5—抽头插针,6—金属连接插座,7—外导体接地金属座,8—高阻微带线,9—低阻微带线,10—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输入/输出端口,11—螺栓,12—底座,13—弹性夹头,14—抽头插针粗端,15—抽头插针细端,16—抽头插针过孔,17—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腔体滤波器和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连接结构包括抽头插针5、金属连接插座6、微带阻抗匹配电路和外导体接地金属座7。其中微带阻抗匹配电路包括高阻微带线8和低阻微带线9。高阻微带线8一端与金属连接插座6连接,另一端与低阻微带线9连接,低阻微带线9另一端与印制电路板的射频输入/输出端口1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6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