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收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4790.2 | 申请日: | 2016-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5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榕;曾祥和;徐建飞;韩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李雪 |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收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家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线缆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的改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电也越来越多。由于使用位置不确定,厂家通常都会提供一根较长的电源线以避免电源线无法延伸到插座位置。
因此,用户在实际使用时,也会经常面对电源线长于从插座到电气机身电源接口的情况,此时,电源线会显得混乱,容易影响家居美观。特别是在家用电器较多的情况下,各类电源线交错,容易造成使用者误拔电源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收纳装置,该线缆收纳装置能够解决家电在收纳和使用过程中电源线混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收纳装置,该线缆收纳装置具有多个线缆容纳部,所述多个线缆容纳部中至少有一个线缆卡入部和一个线缆收放部,所述线缆卡入部上设置有卡槽口,所述线缆收放部具有能够在放松相对位置和收紧相对位置之间变化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放松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有线缆插入口;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收紧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以使所述线缆插入口闭合。
优选地,所述线缆卡入部和线缆收放部成对设置,所述卡槽口和所述线缆插入口的开口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多个线缆容纳部成形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线缆卡入部具有周壁部和由所述周壁部围成的轴向贯通孔,所述卡槽口为设置在所述周壁部上的轴向开口。
优选地,所述线缆收纳装置用于容纳电源线,所述轴向贯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电源线的外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卡槽口的宽度为所述电源线的直径的1/3到1/2。
优选地,所述线缆插入口的开口宽度为所述电源线的直径的1/2到2/3。
优选地,所述线缆收放部具有第一周壁部、第二周壁部和由所述第一周壁部、第二周壁部围成的能够容纳线缆的轴向通孔,所述第一周壁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凸起部而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周壁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卡扣凸起部配合的卡扣凹部而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周壁部和所述第二周壁部分别具有能够在围成所述轴向通孔时相互重合的第一重合部和第二重合部,所述卡扣凸起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重合部的外周面上,所述卡扣凹部为贯穿第二重合部的卡扣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周壁部和所述第二周壁部中一者的外侧弧与所述线缆卡入部的外轮廓线相切,另一者的外侧弧与所述线缆卡入部的外轮廓线相交以使其能够重合在所述一者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能够将预定线缆的一部分容纳在线缆卡入部中,另一部分在进入到线缆收放部中后通过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而使线缆保持折叠状态,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预定线缆的长度,从而避免收纳和使用过程中电源线混乱的现象。另外,由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处于放松相对位置时形成有线缆插入口,预定线缆能够通过该线缆插入口容易地设置,并在处于收紧相对位置时两者相互连接,有效地避免预定线缆从线缆收纳装置中脱离,更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收纳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缆收纳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源线 10线缆卡入部
11卡槽口 12周壁部
13轴向贯通孔 20线缆收放部
21第一周壁部 22第二周壁部
23轴向通孔 24卡扣凸起部
25卡扣凹部 26第一重合部
27第二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47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