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码打印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3375.5 | 申请日: | 2016-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7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邱国培;袁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赛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码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数码打印机。
背景技术
数码打印机,别名万能平板打印机、弧面打印机,可印制任何材质及不规则软、硬性物体。数码打印机印刷物质表面高保彩色图像,无须直接接触物品,确保打印物品的完整,通过墨水喷射方式进行打印和染色,不会因热量和压力而发生变形等现象,利用电脑的直接输出打印方式,不用在前期做任何准备打印工作。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205202480U一种用于加工皮料的UV数码打印机,包括工作平台、支架、导轨和打印组件,导轨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上方,并与设置在工作平台两侧的支架连接;打印组件设置在导轨上并可以沿导轨移动;打印组件包括一个以上的喷头,喷头的孔径大小为100微米~2毫米。
UV数码打印机印刷位置准确,避免了手工印刷所遇到的位置偏移的问题;但是喷头在喷出染料时存在一个加热的现象,会导致出现部分雾气,部分雾气容易附着于后序待打印的物体上,从而影响打印的清晰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打印清晰度的数码打印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架、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滑轨和与滑轨连接的喷印系统,所述喷印系统包括用于喷印的喷嘴和与滑轨滑动连接的外壳,所述喷嘴连接有外壳且喷嘴穿透外壳的底部,外壳靠近喷嘴的外侧连接有排风箱(9),排风箱(9)上安装有用于抽风的排风扇,所述排风箱上设置有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排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壳底部有用于把喷出染料的喷头,喷头喷出染料的周围会出现部分雾气化的染料,通过在外壳靠近喷嘴的外壳安装排风箱,在排风箱面向喷头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排风口,通过排风箱内的风扇转动进行快速流通,将喷嘴喷出的雾气通过排风口吸出,减少了染料产生的雾气对打印的产品清晰度的影响,提高数码打印机的打印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风箱的底板朝喷嘴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箱的底板面向喷头倾斜,使得相同风力的情况对喷头处的吸力更大,更便于排风箱中排风口排出染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在所述排风箱朝底板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排风扇的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槽口和排风口相对设置,当排风扇打开时,具有很好对流效果,使得排风箱更好对染料雾气进行吸收和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排风箱内放置有海绵块,排风箱的底板与排风箱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料雾气通过排风口进入排风箱内,在排风箱内放置有海绵,由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以使得对染料雾气的进行更好的吸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排风箱与外壳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排风箱和外壳铰接,更便于将排风箱拉起,露出排风箱的底板,排风箱的底板与排风箱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排风箱内使用多次的海绵块进行更换,以保证海绵块对染料雾气的更好吸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排风箱远离外壳的一侧安装有便于拉起排风箱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排风箱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更加便于拉开排风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喷嘴包括喷头和与喷头固定连接的喷管,喷管与外壳的底部连接,所述喷头的口径背离喷管的方向呈逐渐减小的状态设置,且喷头突出设置于外壳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喷头远离喷管处的口径变小,使得在相同冲压下喷管喷出的染料速度更快,减少喷管喷出的染料雾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外壳的底部开设有滑道,喷嘴和滑道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喷嘴和滑道滑动连接,可以满足喷嘴进行打印时的范围更广,打印更为灵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染料盒,另一端设置有软管,软管的一端与染料盒固定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喷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染料盒和喷管通过软管连接,且软管位于外壳内部,使得软管等连接部暴露在外侧,减少工作对软管触碰的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外壳上开设有前板,前板通过螺丝与外壳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壳开设有前板,且前板通过螺丝与外壳连接,当内部工件、软管等损坏时,通过拧开螺丝,达到了方便对外壳内部东西进行更换和维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赛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赛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3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