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墙体自保温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3266.3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4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敬斌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墙体 保温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墙体自保温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型社会的推进,国家有关部门在2010年提出墙体必须转型换代改变原有局面,推广发展轻质、高效、多功能的墙体材料。目前,农作物废料秸秆的利用成为社会问题,农业连年丰收,秸秆数量大幅度上升,每年大约有10亿吨,其中大部分的秸秆一烧了之,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的大棚所采用的保温墙采用双层砖墙,中间添加珍珠岩,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夏天温度高时靠通风设备来通风,冬天靠暖气来升温,成本投入比较高、造成资源浪费且污染环境,其保温效果一般,土墙或砖墙均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春末开始到秋初,温室内通风差、温度过高,作物生长不良,易发生病害。因此,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秸秆墙体、成本低廉、通风效果好、隔湿、保温、防水、防火效果好的秸秆墙体自保温大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秸秆墙体、成本低廉、通风效果好、隔湿、保温、防水、防火效果好的秸秆墙体自保温大棚。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秸秆墙体自保温大棚,包括大棚主体、浅层地表、基座、秸秆空心板、地梁、三通、钢柱、秸秆墙体、顶梁、骨架、盖板、小屋、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层地表内设有基座、秸秆空心板和地梁,所述秸秆空心板内部设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部与地梁连接,所述基座内部设有三通,所述三通上开口处穿过地梁与钢柱连通,所述三通两边开口与秸秆空心板内部凹槽连通,所述秸秆空心板顶部凹槽内设有地梁,所述地梁上方放置有秸秆墙体,所述秸秆墙体内部设有钢柱,所述秸秆墙体顶部设有顶梁,所述顶梁上设有骨架,骨架成拱圆形,所述骨架后方上部设有盖板,所述钢柱下端与三通上开口连接,所述钢柱上端穿过顶梁且设有风机,风机上设有防雨帽,所述大棚主体侧面建有小屋,所述小屋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进一步的,所述大棚主体和小屋的所有墙体均为秸秆墙体,所述盖板为秸秆空心板。
进一步的,所述钢柱为空心或H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钢柱之间的距离为2.5-4m。
进一步的,所述地梁、顶梁和基座为钢筋砼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顶端的钢料穿过地梁与钢柱通过螺母或硫磺连接,基座顶端的钢料与地梁内部的钢筋垂直交错设置,所述顶梁的钢料与穿过顶梁的钢柱及骨架通过螺母或硫磺连接,顶梁的钢料与钢柱的钢筋垂直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小屋内设有通往大棚主体的出入通道且屋顶为锥形,小屋屋顶平面与水平地面呈角度为30-50°。
进一步的,所述秸秆墙体由秸秆、网格布、木塑板组成,木塑板能替换为真石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秸秆墙体自保温大棚利用秸秆墙体,既解决了焚烧秸秆及传统建材(砖)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节约了成本,秸秆墙体还具有很强的隔湿、保温、防水、防火效果,不需要再采用其他保温措施就能起到很好的自保温效果;在浅层地表中设置秸秆空心板、在基座中设置三通、在墙体中设置空心钢柱并在钢柱顶部设有风机,能有效改善大棚内的通风效果,增加空气的流通性,夏季时可以减小室内外的温差,有效的避免了由于空气不流通造成的作物病虫害发生;在屋顶安置太阳能板,能够利于太阳能为大棚内部供电,节约生产投入成本且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质轻、取材方便、易推广、成本低廉、工序简单、建造方便、老百姓接受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秸秆墙体自保温大棚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秸秆墙体自保温大棚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秸秆墙体自保温大棚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秸秆空心板的三视图。
图中标号为:1.大棚主体,2.浅层地表,3.基座,4.秸秆空心板,5.地梁,6.三通,7.钢柱,8.秸秆墙体,9.顶梁,10.骨架,11.盖板,12.小屋,13.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敬斌,未经杨敬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3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