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槽聚合物光纤液位传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2927.0 | 申请日: | 2016-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1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雪;徐晓峰;王学海;解瑞军;李佳明;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2B6/42;G01F23/29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聚合物 光纤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槽结构高分辨率的聚合物光纤液位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位传感器应用环境一般较为复杂,经常需要在高压、低温、强电磁干扰等复杂环境下测量,且其应用范围广,例如监测飞机燃油系统液位、监测液体原料或制品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液位等,因此要求液位传感器适应能力较强。例如传统的电子类液位传感器,对电缆中的干扰和寄生电容很敏感,所以精度较差,易受干扰,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传统的电阻式液位计测量精度受液体污染的影响较大,而且探针的污染和沉积物,会导致错误的输出结果,并且在直流工作时会产生电解,以致响应速度慢。
相比于以上两种传统传感器,光纤液位传感器的优点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另外光纤液位传感器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安装、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可高精度测量的聚合物光纤液位传感装置,其根据微槽内不同液位高度可以影响光纤中光功率的传输损耗,以实现液位传感。
上述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微槽聚合物光纤液位传感装置,其结构有半导体激光器1、第一光纤耦合器2、光纤传感头3、第二光纤耦合器4、光电探测器5和数字示波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传感头3是一段具有微槽结构的阶跃多模聚合物光纤,每个微槽的深度为50um,宽度为50um,所有微槽均处于所述的阶跃多模聚合物光纤的一条母线上,相临两个微槽的中心距离为250um,所述的阶跃多模聚合物光纤的外直径为1mm,包层厚度20um,纤芯直径为960um;其中,半导体激光器 1通过光纤与第一光纤耦合器2相连,第一光纤耦合器2与光纤传感头3的一端相连,光纤传感头3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4连接,第二光纤耦合器4与光电探测器5的输入端连接,光电探测器5的输出端与数字示波器6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光纤传感头3中微槽的数量优选40个。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可以在15℃~70℃范围内,不受温度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很小的液面变化产生线性响应,精度高。
3、本实用新型的光纤传感头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分辨率高,最高达到200μ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槽聚合物光纤液位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槽聚合物光纤液位传感装置的光纤传感头的轴向切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功率损耗随液位高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结果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光纤传感头
取一段10cm长的阶跃多模聚合物光纤,该聚合物光纤由日本三菱公司生产, 型号为ESKA-CK40,光纤的外直径是1mm,纤芯直径是960μm,纤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纤芯折射率为1.492,包层厚度是20μm,包层由氟树脂构成,包层折射率为1.417,数值孔径NA=0.467,传输损耗是200dB/km。使用中心波长为800nm、脉冲宽度为110fs、重复频率为1kHz的飞秒激光器沿所选用的10cm聚合物光纤的一条母线的中间1cm长度范围内均匀加工间隔为200μm的微槽40个,每个微槽深度和宽度均为50μm,微槽的轴向切面图如附图2。
实施例2整体结构
装置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半导体激光器1通过光纤与第一光纤耦合器2 相连,第一光纤耦合器2与光纤传感头3的一端相连,光纤传感头3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4连接,第二光纤耦合器4与光电探测器5的输入端连接,光电探测器5的输出端与数字示波器6连接。将光纤传感头3用夹具固定后放入玻璃容器中,光纤传感头垂直于玻璃容器中的液面,且当玻璃容器中的液面发生变化时,要保证光纤传感头3不能移动或倾斜。
实施例3测量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2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度银色反光材料的植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源可调的开关型室温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