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计量施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2500.0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捷龙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1/02 | 分类号: | B27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物料计量系统,特别是一种对胶类液体的流量进行计量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物料计量特别是液体计量系统普遍采用管道流量计量法,这种方法刚开始的还是比较稳定准确的,但是受物料粘稠度的影响,特别是有时停机时间长了,管道里面的物料有部分凝固,这样容易使得管道流量计计量不准确甚至失灵;有的使用减重计量方式,减重计量可以克服流量计量因杂质、胶水凝固等造成计量不准的缺点,但减重计量在补胶过程中胶水流量没办法计量,只能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如果生产速度发生改变,施胶量将没办法根据产能变化而时时变化,从而产生施胶误差。
随着工业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扬,物料占总的生产成本的比例也不断的提高,中纤板中施胶量的控制更为企业所重视,施胶流量控制不好,不仅造成巨大浪费,而且施胶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板材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计量施胶系统,采用电磁管道流量计量和减重计量相结合的方式,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易维护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胶水计量系统和施胶控制系统,所述的胶水计量系统由减重计量系统和电磁管道流量计量系统组成,电磁管道流量计量系统连接自动清洗系统。
所述的减重计量系统包括减重计量桶、减重流量秤秤架和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安装在减重流量秤秤架上,根据称重传感器所检测的减重计量桶的重量的变化量计算出胶水瞬时流量。
所述电磁管道流量计量系统包括管道传感器和读数表,测量流通管道的胶水的体积。
所述的施胶控制系统由PLC作为程序运行主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克服因杂质、胶水凝固造成的单纯使用管道流量计量系统计量不准的缺点,也能克服在补胶过程中因减重计量系统锁定,造成胶水流量与纤维板实际产能不合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施胶控制系统,2、电磁管道流量计量系统,3、自动清洗系统,4、减重计量桶,5、减重流量秤秤架,6、称重传感器,7、存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胶水计量系统和施胶控制系统1,所述的胶水计量系统由减重计量系统和电磁管道流量计量系统2组成,电磁管道流量计量系统2连接自动清洗系统3;所述的减重计量系统包括减重计量桶4、减重流量秤秤架5和称重传感器6,秤重传感器6设置在减重流量秤称架5上,根据称重传感器6所检测的减重计量桶4的重量的变化量计算出胶水瞬时流量;施胶控制系统1由PLC作为程序运行主机。
减重计量系统通过减重法对减重计量桶4内的胶水进行瞬时及累计的计量,采集到的流量信号传输到施胶控制系统1,施胶控制系统1按照设定好的施胶配比控制施胶量;系统时时采集减重计量系统的胶水流量和电磁管道计量系统2的胶水流量,并以减重计量系统的胶水流量作为当前流量参与参数调整,当胶水使用到设定好的最低限值时,系统从存储罐7中进行补胶,减重计量系统锁定,系统会根据补胶时产生的锁定信号,把电磁管道流量计量系统2所计量的胶水流量作为当前胶水流量参与参数计算,直到减重计量系统补胶结束后,流量信号锁定解除,此时又恢复到把减重系统所计量的胶水流量作为当前胶水流量参与参数运算。同时,系统会时时比较减重计量系统所计量的胶水流量数值和电磁管道计量系统2所计量的胶水流量数值的差值,当电磁管道流量计量系统2由于使用时间长,管道内壁有粘着物时而影响影计量精度时,上述两者的差值就会加大,当差值大于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根据减重计量系统所计量的胶水流量对电磁管道计量系统2所计量的胶水流量进行校正,以保证电磁管道计量系统2的精确性。自动清洗系统3会在每次系统停机时执行自动清洗程序,清除电磁管道流量计量系统2的杂质、凝固胶水等,尽量减少这些杂质对计量精度的影响;如此循环反复。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捷龙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漳州捷龙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2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音箱的独立悬浮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音响一体化主机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