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21575.7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丘杰昌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肠器。
背景技术
医学中所说的灌肠法,就是用肛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清肠排气排毒的治疗效果。液体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液体通过溶解的药物等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作用。采用灌肠法的目的在于:解除便秘;降温;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为了防止灌肠时出现的肛门漏液情况,现有灌肠器通常在肛管的外壁上设置气囊及在管壁内设置有与气囊相连通的进气管道,使用时,肛管的末端连同设置于其外壁的气囊一起通入患者肛门内,然后通过与进气管道相连接的进气装置进行充气使气囊通气而膨胀,进而实现将患者肛门封堵,防止肛门内的清洗液外漏,最后再通过灌肠筒、进液管以及肛管向患者肛门内注入清洗液。
但是,现有灌肠器用于做封堵肛门的气囊通常是固定安装在肛管上的,即肛管前端与该气囊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灌肠时,位于气囊前部的肛管部分必须全部插入患者肛门内,而由于不同患者的体质不同或者病情不同,所需要插入肛管的长度也需要视情况而定,所以,在采用现有灌肠器进行灌肠时,可能会出现插入长度过长导致肛管前端的出液孔完全堵死,或者对患者造成硬性伤害,也可能会出现插入长度不足,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灌肠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灌肠器,包括用于盛装灌肠清洗液的灌肠筒、以及通过输液管与所述灌肠筒连接的用以插入病人肛门内的肛管,所述肛管的前端开设有出液孔,所述肛管的后端套设有外管,所述肛管与外管间隙配合,所述外管的前端口设有与所述肛管的外壁密封连接的弹性密封件,所述外管中部的外圆周上设有环形的充气囊,所述外管的管壁内开设有充气管道,所述充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充气囊连通,另一端沿外管的后端延伸并与充气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弹性密封件为锥形结构,由与外管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管上还设置有环形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外管上相对于所述充气管道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处,并临近所述充气囊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后端从端口处向前延伸的开设有一轴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宽度方向的一侧间隔的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导向槽垂直;所述肛管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一卡柱,所述卡柱可随肛管相对外管移动时沿所述导向槽内移动,并可随肛管转动时卡入其中一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外管上的卡槽数量为四个,当所述卡柱分别卡入所述四个卡槽内时,所述肛管前端与所述止挡部之间的距离7cm、8cm、9cm和10cm。
优选地,所述肛管与灌肠筒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所述肛管和灌肠筒连通,另外一个端口通过一进气管连接有加压气囊;所述三通管与灌肠筒之间的输液管上设有液体控制阀,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一阀门。
优选地,所述灌肠筒内设有一用以调控所述灌肠清洗液温度的温度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肛管外套设有间隙配合的外管,使肛管与外管可相对滑动,充气囊设置于外管上,在灌肠时,由于肛管与外管之间可相对滑动,固定外管的外端部,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决定肛管插入的长度,同时保证外管不继续插入,使充气囊位于靠近肛门的出口处,然后通过充气装置对充气管道和充气囊进行充气,使充气囊膨胀而封堵肛门,防止灌肠时肛门内的清洗液外漏。而由于弹性密封件的作用,肛管在外管内滑动时,时刻保持着肛管与外管之间的密封状态,因此通过肛管注入到肛门内的清洗液不会从肛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中渗出,确保了灌肠器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灌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肛管与外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1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翼无人飞行器灾难最小化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