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全站仪测量的棱镜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0912.0 | 申请日: | 2016-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9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虎;许兆栋;丁志刚;张苡;张铮;葛继平;吴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全站仪 测量 棱镜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施工测绘中全站仪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全站仪测量的棱镜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要用全站仪对某些点进行测量,以确定待测点的高程及坐标。全站仪测量是在待测点设置一棱镜,由全站仪向棱镜发射光束,并接收棱镜反射回的光信号,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读数即可计算出待测点的坐标及高程等数据。棱镜通常固定在一棱镜支架上,棱镜支架设有立杆,将立杆插在被测点,辅助全站仪测量。理想状态下,立杆与水平面完全垂直时,全站仪测得的数据最准确。但在是立杆立尺时,立杆与水平面的垂直度总会有一定误差,因此全站仪测得的待测点数据也会有一定误差。尽管某些棱镜支架采用气泡水准仪以提高立尺精度,但在实际操作中水准仪气泡也只能做一个粗略对中,仍然不能完全消除误差。对于精度要求很高的测量作业,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进行多次复测,全站仪获得至少3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对3组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可有效的减小误差。但现有的棱镜支架,只设有一个棱镜,每次复测都需要人工重新立尺,导致测量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棱镜支架结构,有效的简化测量中的反复立尺作业,提高工程测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全站仪测量的棱镜支架,包括一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上端连接3根与立杆垂直的横杆,每根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一支撑盘,支撑盘上设置一棱镜;每根横杆与另外两根横杆间的夹角为120°。
本实用新型一次立尺全站仪便可获得3组读数,并准确计算出待测点的坐标及高程等数据,可提高测绘作业效率,提高测量数据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立杆1,所述立杆1上端连接3根与立杆垂直的横杆2,每根横杆2的一端与所述立杆1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一支撑盘3,支撑盘3上设置一棱镜4;每根横杆与另外两根横杆间的夹角为120°。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为区分不同棱镜的读数,将3个棱镜的形状设置为三种各不相同的外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地形与待测点之间的关系,在施工场地选择合适的位置架设全站仪,并按规范要求调平水准仪;找到待测点,在待测点上固定棱镜支架;全站仪依次读取棱镜支架上3个棱镜的读数,根据3组数据即可计算出待测点的准确坐标及高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0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