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20203.2 | 申请日: | 2016-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胡启伟;余景;陈丕茂;毛江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附着物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采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水下礁体(人工鱼礁)附着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定量评估,是海洋牧场建设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采集水体中人工鱼礁附着物生物样本,获取人工鱼礁区生物信息,以此作为评估的基础数据。现有的采集方式是潜水员水下利用铁锤、卯等工具手工采集,该装置的缺点是:采集装置不方便携带、操作困难;采集样品难以收集;水下作业时,采集装置易滑落丢失;耗时长、采集效率低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能够轻松方便的采集水下礁体附着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包括采集部与存放部,所述采集部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存放部连通,所述采集部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中空腔连通,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采集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部为圆柱结构,所述中空腔为轴向贯穿采集部的通孔,所述开口开设在采集部侧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放部包括上存放部与下存放部,所述上存放部与采集部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存放部与采集部下端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存放部上设有若干排水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存放部与采集部之间设有上遮盖网,所述下存放部与采集部之间设有下遮盖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部内设有三角支架,所述采集件转动连接在三角支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件为弧形刀片,所述采集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钉连接在三角支架的两个角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部上设有手持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带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采集件直接设置在采集部的开口处,使得采集的附着物能够直接进入采集部的中空腔,进而进入存放部,避免了附着物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难以收集的情况,可拆卸的采集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采集件,能够降低了采集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结构简便,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锯齿状弧形刀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平口弧形刀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金属丝口弧形刀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包括采集部1与存放部,所述采集部1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存放部连通,所述采集部1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中空腔连通,使得采集的附着物能够直接进入采集部1的中空腔,进而进入存放部,避免了附着物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难以收集的情况;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采集件3,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采集件,能够降低了采集人员的工作强度。
优选的,所述采集部1为圆柱结构,所述中空腔为轴向贯穿采集部1的通孔,所述开口开设在采集部1侧面。
优选的,所述存放部包括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所述上存放部21与采集部1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存放部22与采集部1下端螺纹连接,位于上、下两侧的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既能增加存放部的容量,又能够在最初采集中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对附着物进行初步的分离。
优选的,所述上存放部21上设有若干排水孔211,排水孔211的直径较小,采集装置取出水面后,采集装置中的水能够从排水孔211中排出,而上存放部21中的附着物无法从排水孔211流失。
优选的,所述上存放部21与采集部1之间设有上遮盖网212,下存放部22与采集部1之间设有下遮盖网221,上遮盖网212采用低目数滤网,下遮盖网221采用高目数滤网,上遮盖网212插装在上存放部21的螺纹接口处,下遮盖网221插装在下存放部的螺纹接口处。
当采集附作物时,分别抽出上遮盖网212与下遮盖网221,采集完毕后重新插入上遮盖网212与下遮盖网221,带样品离开水面后,可扭转上下螺旋分别拆卸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分别利用上遮盖网212与下遮盖网221进行过滤筛选。上遮盖网212与下遮盖网221目数的高低是考虑到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收集物的大小、透水性能及防止采集装置从水里取出后附着物流失等因素决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20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实现岩心任意形状加工的切割设备
- 下一篇:汽车桥式采样机落料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