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修有害气体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19873.2 | 申请日: | 2016-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武玉倩;余思琪;张瑞雯;魏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修 有害 气体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害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修有害气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建筑结构的封闭化,室内办公人员的增加,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刚购买新房的群体,对刚装修的房间内有害气体是否超标,以及何时入住最佳等问题关注度很高。
装修有害气体主要包含甲醛、二氧化硫和臭氧。甲醛是最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气体,能与蛋白质结合的原浆毒物,对人体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只有1ppm时,人们就会感到胸部有一种被压迫的不适感;当浓度达到8ppm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当浓度达到10ppm时,咽喉纤毛就会排出粘液。臭氧的强氧化性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作用,可能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变,研究表明臭氧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损伤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纤毛,从而削弱了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因此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臭氧还易于继发上呼吸道感染。臭氧浓度在2ppm时,短时间接触即可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咳嗽及头疼。
目前,室内环境监测仪表已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人工检测可直接读数仪表,此类仪表成本不是很高,监测速度较快,但检测结果只能定时定点,不具备常态化检测功能,也不能远程传输浓度信息。近年来,物联网系统领域研究发展迅速,已出现以GSM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自动检测装置。但该类装置仅限于利用GSM模块在指定气体超标时,发送短信给用户作为报警信号,对于需要得到室内长期有害气体浓度变化趋势和最佳入住时间的用户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装修有害气体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装修后室内残留有害气体的常态化检测和远程监控的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装修有害气体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气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分析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相连,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用户终端与所述分析装置信号相连。
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处理;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所述分析装置用于分析处理所述用户终端收到的数据,并得到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数据。
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用于检测室内有害气体浓度的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滤波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主控制模块和GSM通信模块。所述分析装置包括信息检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展示模块。
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气体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对室内的有害气体进行常态化监控;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控制装置,可以将检测的数据信息直接发送至用户终端如手机等移动终端,可快速更新信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采用分析装置,可以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室内有害气体浓度数据,使用户方便得知室内装修有害气体的残留量并依此安排入住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析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修残留有害气体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提供一种装修有害气体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气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分析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处理;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所述分析装置用于分析处理所述用户终端收到的数据,并得到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数据。
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多个用于检测室内有害气体浓度的传感器。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滤波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主控制模块和GSM通信模块;
所述滤波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所述气体检测装置的传感器电压输出信号;所述AD转换电路用于将从所述滤波放大电路得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传感器和所述AD转换电路,定时采集数据,将获取的数据编写成短信的模式,并控制所述GSM通信模块将数据以短信的形式发送;所述GSM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主控制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通过GSM通信模块实现对信号的移动通信,方便用户远程接收检测结果;通过发送短信的形式,将单片机处理后的信息通过SIM卡等方式发送到用户终端,如手机等,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9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更加稳固的单层电路板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