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手术用便携式垫板及颈椎手术专用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9523.6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5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刘娟;周奕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032 云南省昆明市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手术 便携式 垫板 专用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手术用便携式垫板及颈椎手术专用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微创技术能降低麻醉及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患者康复,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而颈椎微创手术为了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CT下将穿刺针精准引导到病变部位后实施射频等手术。目前该手术所使用的手术台的无肩部支撑结构,完成颈椎微创手术需要患者保持该姿势近一小时,患者的前胸、肩部长时间受到不符合人体力学的压迫,会出现呼吸不畅,康复时间延长等问题。另外,头部支撑材料为凹面铁质材料,患者俯卧时,将头面部放于其上,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面部皮肤及眼,鼻,口等器官长时间的受压,除导致其呼吸不畅,憋闷等不适外,还有发生面部压疮的危险。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手术用便携式垫板及颈椎手术专用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颈椎手术专用支撑结构不仅能很好的分散身体压力,而且使得面部能更好的受到保护,能分散额头和下巴的压力,使得面部不受挤压,防止压疮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颈椎手术用便携式垫板,包括垫板本体,垫板本体的长为53-55cm,宽为39-41cm;垫板本体的底面水平,垫板本体的顶面为斜坡面,坡向为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坡底高为1.9-2.1cm,坡顶为7.8-8.2cm,垫板本体的四个侧面均与水平面垂直;在垫板本体坡顶这一端设有通槽,通槽的水平截面为劣弧弓形,劣弧弓形的弧的两端点之间的距离为21-23cm;
弧的中点与长乘高的两侧面距离相等。
进一步,优选的是,垫板本体的长为54cm,宽为40cm。
进一步,优选的是,垫板本体的顶面为斜坡面,坡向为垫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坡底高为2cm,坡顶为8cm。
进一步,优选的是,劣弧弓形的弧的两端点之间的距离为22cm。
进一步,优选的是,垫板本体的材质为医用硬质塑料,要求能支撑患者身体重量。
进一步,优选的是,垫板本体的所有角均为圆弧倒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颈椎手术专用支撑结构,包括头部支撑结构和上述的颈椎手术用便携式垫板;
头部支撑结构包括面部贴合垫和弓形托,所述的面部贴合垫在眼、鼻、口处均设有与眼、鼻、口相匹配的通孔;
面部贴合垫两耳侧的两端与弓形托的两端固定相连;
弓形托上固定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与面部贴合垫的底部固定相连;
所述的面部贴合垫的材质为海绵。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弓形托的两端距离为22cm,弓形托的高为18cm,宽为25cm,弓形托的材质为医用塑料。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面部贴合垫的材质为高密度海绵或太空记忆棉,厚度为5-6c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弓形托上固定有两根支撑柱,且两根支撑柱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颈椎手术用便携式垫板使得患者在颈椎手术过程中,肩部和身体得到放松,使用舒服;本实用新型的身体贴合便携式垫板设置,使得身体能更好的受到保护,能分散身体的压力,不受挤压,放松身体,保证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的生成。
本实用新型颈椎手术专用支撑结构不仅能很好的分散身体压力,而且使得面部能更好的受到保护,能分散额头和下巴的压力,使得面部不受挤压,防止压疮的生成。
由于该手术仅需局部麻醉,使用该颈椎手术专用支撑结构还方便患者及时向医护反馈自身感受,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面部贴合垫悬空设置,可方便患者放置吸氧管,这大大避免吸氧管被压住或被折所引起的风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9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安装布线排布的电源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JP柜电缆下出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