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脱修复后土壤的功能性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7395.1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彬;祁永;张星;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纳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土壤 功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脱修复后土壤的功能性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土壤-水分配系数,一旦进入土壤以后,其绝大多数会积聚在土壤中。因其不仅难降解,而且毒性大,所以关于有机化合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成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化学修复和热脱修复两种方法,化学修复是添加修复剂,使修复剂与污染物反应,但这样的方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热脱修复是现有技术中比较看好的修复方式,一方面,与土壤生物修复比较,热脱附效率高,修复土壤效果可靠稳定,而且部分有机物可回收利用并易产业化;另一方面,对污染土壤的再利用需求比较迫切,其修复周期不宜太长,因此选用热脱附工艺,可以满足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市场的客观要求。
但是对于景观类绿植来说,经过热脱修复后的土壤功能部分被破坏,结构性丧失,后期绿植、建植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无法保证后期苗木的成活率,造成修复后期的景观构建成本无法控制,因此,景观绿植工作的核心在于重构热脱修复后土壤功能与结构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热脱修复后土壤的功能性修复系统,以解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脱修复后土壤的功能性修复系统,包括混料单元、搅拌出料单元和先锋植物重建单元,所述混料单元的外部还设有冷却设备;其中,所述搅拌出料单元由一搅拌出料设备组成,主要用于搅拌由混料单元出来的含有微生物等的土壤混合物,使其成为类团聚体排出,所述搅拌出料设备包括一固定架,固定架上方设有一箱体,所述箱体内固设有一端开口的卧式搅拌罐,所述卧式搅拌罐内设有螺旋搅拌桨,所述螺旋搅拌桨通过一设置于箱体内的电机驱动,所述卧式搅拌罐与所述箱体底板相邻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关门,相应的与所述第一开关门相对应的箱体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开关门结构相适应的第二开关门;
箱体正下方设有一上方开口的缓冲出料仓。
所述箱体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内布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一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冷却水箱形成一闭合回路,回路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混料单元由一混料器组成,用于将热脱修复后的土壤冷却并添加微生物、聚丙烯酰胺或腐植酸等配料。
进一步的,所述卧式搅拌罐的开口侧由所述箱体上方伸出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一端与所述箱体内的冷却水管连通,另一端设有一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伸入所述卧式搅拌罐的开口处且不与所述螺旋搅拌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出料仓的底板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板组成,导向板的一端通过转动连接销与所述缓冲出料仓的侧壁铰接,导向板的另一端通过一锁定件锁紧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底部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先锋植物重建单元为种植有豆科植物的园林基地或种植箱。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箱为可移动箱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热脱修复后土壤的功能性修复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将经过热脱修复后的土壤迅速冷却,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土壤性能的稳定性,然后通过混料器和搅拌出料设备向经修复后的土壤中添加腐植酸或微生物、水等物质,对性能被破坏的土壤性能进行修复,将上述土壤形成类团聚体,投入到先锋植物重建单元,通过优先种植生命力顽强、生长周期短的豆科植物对上述土壤进行快速恢复,然后再种植景观类绿植,以保证景观类绿植的成活率,减少绿化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热脱修复后土壤的功能性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搅拌出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7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