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及其厅门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6461.3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3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杨新建;张召军;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16 | 分类号: | B66B1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及其 门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及其厅门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厅门门锁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电梯厅门的锁紧和打开,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如图1和图2所示,厅门门锁装置包括安装在厅门吊板上的活动锁钩11和安装在厅门主板上的固定锁钩12,活动挂钩上连接有下垂悬伸的顶杆13,并且在厅门吊板上转动装配有处于顶杆13的下端位置处的拨片14,拨片14位于顶杆13的后方,以在拨片14随三角锁15向上转动的过程中,推动顶杆13摆动,使得活动锁钩11在顶杆13的带动下从固定挂钩上脱开。但在顶杆13下部的位移超过拨片14长度时,顶杆13会越过拨片14的铰接端而下落回位,引起活动锁钩11重新落回至与固定锁钩12锁扣的位置,导致电梯厅门无法打开,尤其在新国标规定中规定三角锁15的位置距地坎平面不超过2m,这样在电梯开门高度过大的时候,只能加长顶杆13的长度,但是顶杆13越长,门锁装置开启的高度越小,这样在顶杆13过长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引发顶杆13下端从拨片14的铰接端越过的情况,引起门锁装置无法打开,因而现有电梯开闭在过程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打开的厅门门锁装置,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厅门门锁装置的电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厅门门锁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厅门门锁装置,包括用于锁定在固定锁钩上的活动锁钩、连接在活动锁钩上的顶杆和用于驱动顶杆摆动的三角锁,顶杆的一端连接在活动锁钩上、另一端通过连杆与三角锁的输出端连接,连杆铰接在顶杆上。
顶杆的两端各自铰接在连杆和活动锁钩上,连杆、顶杆和活动锁钩形成四连杆机构。
所述四连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连杆上自三角锁的输出端到顶杆的杆长大于活动锁钩上自活动锁钩的铰点到顶杆的距离。
顶杆和活动锁钩之间连接有锁钩连接螺栓,锁钩连接螺栓的光杆段转动穿装在顶杆上、头部挡止在顶杆背向活动锁钩的一面,锁钩连接螺栓的螺杆段螺接在活动锁钩上,螺杆段上还螺接有处于顶杆和活动锁钩之间的锁钩锁定螺母。
顶杆和连杆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接螺栓,连杆连接螺栓的光杆段转动穿装在顶杆上、头部挡止在顶杆背向连杆的一面,连杆连接螺栓的螺杆段穿装在连杆上,螺杆段上螺接有处于顶杆和连杆之间的连杆锁定螺母以及挡止在连杆背向顶杆的一面的连杆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中电梯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梯,包括轿厢及其对应层上设置的厅门,厅门上设置有门锁装置,门锁装置包括用于锁定在固定锁钩上的活动锁钩、连接在活动锁钩上的顶杆和用于驱动顶杆摆动的三角锁,顶杆的一端连接在活动锁钩上、另一端通过连杆与三角锁的输出端连接,连杆铰接在顶杆上。
顶杆的两端各自铰接在连杆和活动锁钩上,连杆、顶杆和活动锁钩形成四连杆机构。
所述四连杆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连杆上自三角锁的输出端到顶杆的杆长大于活动锁钩上自活动锁钩的铰点到顶杆的距离。
顶杆和活动锁钩之间连接有锁钩连接螺栓,锁钩连接螺栓的光杆段转动穿装在顶杆上、头部挡止在顶杆背向活动锁钩的一面,锁钩连接螺栓的螺杆段螺接在活动锁钩上,螺杆段上还螺接有处于顶杆和活动锁钩之间的锁钩锁定螺母。
顶杆和连杆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接螺栓,连杆连接螺栓的光杆段转动穿装在顶杆上、头部挡止在顶杆背向连杆的一面,连杆连接螺栓的螺杆段穿装在连杆上,螺杆段上螺接有处于顶杆和连杆之间的连杆锁定螺母以及挡止在连杆背向顶杆的一面的连杆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中三角锁与顶杆通过连杆连接,这实际上是使得顶杆被固定在连杆的一指定位置上,在连杆随三角锁转动的过程中,顶杆与连杆的连接部位始终处于该指定位置上,不会出现顶杆越过三角锁的输出端而从连杆上脱开的情况,也就避免了在开锁过程中活动锁钩回位的情况,使得厅门便于打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厅门门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门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厅门门锁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6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承式光伏电缆
- 下一篇: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