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管桩预应力张拉的自动化数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15781.7 | 申请日: | 2016-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7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涂波涛;黄国强;李新华;卢励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业管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21/60 | 分类号: | B28B21/6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预应力 自动化 数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管桩预应力张拉的自动化数控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混凝土管桩,当然是指能够在生产、工程作业中,能够给使用者提供使用方便和高效率的使用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工具也越来越多,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其中的混凝土管桩的改进是工业作业时重要的一项,混凝土管桩能够在工地作业中生活生产中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在生活和作业中,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大型的工程中尤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能够完成人工所不能及的任务,起到超强的承重作用。
但现有的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程度不高,传统的张拉装置是将张拉力直接传递到端头板上,容易因为受力不均而产生偏心,影响管桩的质量,目前市场上的已有的部分改进后的张拉装置,但是大部分的固定结构都比较复杂或者没有解决一些自动化的操作流程,张拉装置零部件很多,使用时需要人工拆卸,操作繁琐,影响整体的放张效果,严重影响工作,并且缺乏自动化的控制的混凝土管桩往往不够完整,承载力较小。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混凝土管桩预应力张拉的自动化数控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桩预应力张拉的自动化数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管桩预应力张拉的自动化数控装置,包括承载车,所述承载车的顶部安装有钢丝笼,所述钢丝笼的内部设有管桩模具,所述管桩模具的侧面安装有尾端头板,所述尾端头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部安装有横向插槽,所述横向插槽的顶端安装有尾板,所述尾板的侧面设有紧锁插块,所述紧锁插块的底端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侧面设有张拉固定座,所述张拉固定座的底部安装有底部滑轮,所述底部滑轮的顶部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一侧安装有速度调节器,所述速度调节器的侧面安装有电瓶,所述电瓶的顶部安装有首端头板,所述首端头板的侧面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张拉挡板,所述张拉挡板的侧面设有控制单元箱,所述控制单元箱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尾端头板与尾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箱与底座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张拉吸盘,所述张拉挡板的一侧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电瓶与控制单元箱电性连接,所述电瓶与速度调节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箱与升降机构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箱与速度调节器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混凝土管桩预应力张拉的自动化数控装置具有自动化控制、速度可调、提高管桩质量等功能,并且紧锁插块配合横向插槽对管桩模具的尾板进行自动紧锁固定,张拉吸盘与首端头板吸合连接,增加的张力,张拉挡板和伸缩板的伸缩调节配合对管桩模具的端板固定后对伸缩杆施加张力,该种混凝土管桩预应力张拉的自动化数控装置通过张拉吸盘拉动首端头板,钢丝笼受力均匀,保证成型后的管桩质量,通过首端头板与张拉吸盘吸合和分开实现首端头板和张拉挡板的装拆,放张效率高且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桩模具;2-钢丝笼;3-首端头板;4-尾端头板;5-第一螺栓;6-尾板;7-横向插槽;8-张拉固定座;9-紧锁插块;10-承载车;11-导轨;12-升降机构;13-底座;14-张拉挡板;15-控制单元箱;16-第二螺栓;17-伸缩杆;18-通孔;19-张拉吸盘;20-速度调节器;21-电瓶;22-底部滑轮;23-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业管桩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业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5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型制砖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河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