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腿部的神经内科训练按摩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15223.0 | 申请日: | 2016-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坤 |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1H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赵倩 |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腿部 神经内科 训练 按摩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设备,具体为一种基于腿部的神经内科训练按摩支架,属于辅助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设备中,并没用专门用于神经内科腿部支撑的支架设备,通常病人单条腿部神经出现问题时,只有少数医生建义病人买一副支撑人体腋下部位的手拿支架,这种支架只能支撑整个人的身体,防止人体因为失去平衡而容易摔倒,便得再次受伤,但这种支架并不是专门为减轻病人腿部支撑力而设计的一种支撑架,而现在的一些大型医院里有了一些专门出售用于支撑腿部的支架,但这些支架设计较不合理,仍然不完全适合病人使用,例如不具备基本的按摩功能,当病人腿部神经受伤时,首先每天就要给病人按摩和活血,以防止病人因腿部受伤而长时间不活动,使腿部缺血,容易引发其他的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腿部的神经内科训练按摩支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腿部的神经内科训练按摩支架,包括底板、左固定座一、后固定带、右固定座一、中固定带、按摩体、左固定座二、右固定座二、前固定带、支撑杆、紧固夹一、紧固夹二、铆钉和连接孔;所述底板的几何形状设置为边角带有倒圆角的长方体;所述底板的左后边设置有左固定座一;所述底板的右后边设置有右固定座一;所述左固定座一与右固定座一之间有后固定带连接;所述左固定座一与右固定座一之间有中固定带连接;所述右固定座一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右固定座一之间有铆钉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紧固夹一;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紧固夹二;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底板的前左边设置有左固定座二;所述底板的前右边设置有右固定座二;所述前固定带连接左固定座二和右固定座二;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按摩体。
优选的,为了实现合格品与次品的精确分类,所述底板的几何形状设置为长方块,且长方块的四个边角处都带有圆弧过度的倒圆角。
优选的,为了实现底板与脚跟之间的连接更牢固,直立在底板左后方位置的左固定座一焊接在所述底板的左后边位置。
优选的,为了实现底板与脚跟之间连接的更牢固,直立在底板右后方位置的右固定座一焊接在所述底板的右后边位置。
优选的,为了能够对病人腿部起到支撑作用,几何形状为长条状的支撑杆通过铆钉连接在所述右固定座一的外侧边上。
优选的,为了能够对病人脚部实现物理性按摩,用于对病人脚部神经起按摩支撑作用的按摩体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腿部的神经内科训练按摩支架设计合理,底板的几何形状设置为边角带有倒圆角的长方体,有利于病人脚部穿着更舒适,走起路来更加自由,有利于病人腿部的恢复,底板的左后边设置有左固定座一,底板的右后边设置有右固定座一,左固定座一与右固定座一之间有后固定带连接,左固定座一与右固定座一之间有中固定带连接,固定带采用可拉伸的两条伸缩带体,使病人的脚后根部始终与底板贴在一起,保证病人穿戴本装置行走时不掉脚和不掉后跟,有利于降低病人腿部和脚后跟被扭的机率,以缩短病人腿部的恢复期,右固定座一上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右固定座一之间有铆钉连接,仿造人体腿部和脚的活动特性,使支撑杆与右固定座一之间形成一个可转动装置,来达到支撑病人腿部的作用,支撑杆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紧固夹一,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紧固夹二,便于绑定支撑杆,使支撑杆始终固定在病人腿部的外侧边,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孔,连接杆可与外部设备连接,也可以与另一根大腿部的支撑杆连接,以达到支撑整个腿部,底板的前左边设置有左固定座二,底板的前右边设置有右固定座二,前固定带连接左固定座二和右固定座二,固定脚前半部分,防止走路时底板掉脚,而使病人前脚趾被磕伤,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按摩体,用于对病人脚底部按摩,因为人的脚底板具有连接人体内较多的神经穴,通过按摩脚部穴位来达到对病人腿部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摩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固定座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固定座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左固定座一,3、后固定带,4、右固定座一,5、中固定带,6、按摩体,7、左固定座二,8、右固定座二,9、前固定带,10、支撑杆,11、紧固夹一,12、紧固夹二,13、铆钉、14、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坤,未经陈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5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