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3761.6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仟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开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力、通讯等直流电源系统、储能变电站及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蓄电池组都是串联运行的,当其中任意节电池发生开路故障时,该电池将不能提供工作电流,使整个电池组失去应有的作用。近年来,电力用直流系统由于上述的蓄电池开路故障,常常导致保护控制设备拒动,多次引起了大面积停电事故,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对串联蓄电池组的运行维护管理,主要有:通过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内阻、温度等参数并分析判断,检出落后故障电池;定期对蓄电池组核容,要求蓄电池组放电容量不低于80%额定容量等。然而,尽管采用了上述的维护工作,但依然存有不能及时发现开路故障电池,以及当有个别蓄电池开路时,无法及时使蓄电池组继续为负载提供工作电流的问题,这样则大大降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对蓄电池进行维护时的装置设备一般采用导线与蓄电池进行连接,当同时需要检测维护的蓄电池数量较多时,采用导线过多,导致线路比较繁杂,容易出错,并且不美观,而且在拆卸时也工作量较大,显得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接线,且提高蓄电池组供电可靠性的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包括散热器和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电极连接支架,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有一电极连接支架,所述电极连接支架包括电池连接端和接线端,所述电池连接端与接线端相连接,所述电池连接端的一侧边上设有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极管为续流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连接端与接线端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连接端为矩形金属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线端的底端与电池连接端的一侧边相连接,所述接线端的上部设有接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散热器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对应的内螺纹,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散热器的通孔螺旋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顶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的侧面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设有连接孔,所述二极管的连接孔与连接件的第一安装孔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安装孔与接线端的接线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通过在蓄电池运行时与其连接,使其中每一个单体电池并联有用于为开路电池提供放电电流通道的续流二极管,因此,在蓄电池开路故障不能及时发现排除的现实条件下,能够给开路电池提供放电回路,使蓄电池组不间断地为负载提供工作电流,可有效地避免因蓄电池开路故障而引起的保护拒动等事故,大大提高蓄电池组的放电能力及蓄电池组的供电可靠性。而且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通过电池连接端的开口卡入蓄电池的电极,即可完成与蓄电池的连接工作,无需另外连接导线,不容易出错,操作方便简单,大大减少了安装和拆卸时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并且通过电极连接支架进行连接能有效进行大电流保护,有效提高安全性。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连接端的一侧边上设置的开口,能有效满足蓄电池正负极柱的不同间距要求,方便安装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开路续流装置,包括散热器1和二极管2,所述二极管2的第一端与散热器1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器1的另一端连接有一电极连接支架3,所述二极管2的第二端连接有一电极连接支架3,所述电极连接支架3包括电池连接端31和接线端32,所述电池连接端31与接线端32相连接,所述电池连接端31的一侧边上设有开口33。
进一步作为优先的实施方式,所述二极管2为续流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仟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仟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3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充电壳
- 下一篇:用于切割由卷绕的幅材材料所构成的圆材的方法和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