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GPS终端的防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3677.4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7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gps 终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GPS终端的防拆系统,属于车辆智能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目前国内的机动车辆上越来越多的安装了GPS终端。安装了GPS终端的机动车辆,可以在实现基本定位跟踪和工况数据采集上报等功能的同时,大多数也带有远程控制功能。这样,不仅可以远程对车辆的使用状况进行监控以利于维修外,更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功能而在用户恶意拖欠购车尾款或者出现其他非法行为时,由监控中心下发锁车指令,禁止车辆运行,实现远程控制锁定机动车辆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车辆上的GPS终端防拆技术不完善,不法分子采用各种手段对车辆上所安装的GPS终端进行破解和拆除,从而使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完全脱离监控中心的控制,给经销商带来巨大的损失。现有的GPS终端防拆系统过于简单,起不到防拆的目的,所以现有的GPS终端防拆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急需一种车辆GPS终端的防拆系统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GPS终端的防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灵敏性高,拆除难度大,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辆GPS终端的防拆系统,包括防拆系统组件、强制接触报警组件以及拆除断电组件,所述防拆系统组件由冷却水泵、声光报警器以及车载电瓶组成,所述车载电瓶装配在车辆内部,所述声光报警器设置在车辆后侧,所述冷却水泵装配在车辆动力舱内部,所述强制接触报警组件由左接触片、防拆外壳、左弹簧、右接触片以及右弹簧组成,所述左接触片装配在GPS终端左侧,所述右接触片装配在GPS终端右侧,所述左弹簧右端固定在左接触片左端面上,所述左弹簧左端固定在防拆外壳内部左侧端面上,所述右弹簧右端固定在防拆外壳内部右侧端面上,所述右弹簧左端固定在右接触片右端面上,所述左接触片通过导线与车载电瓶相连接,所述右接触片通过导线与声光报警器相连接,所述拆除断电组件装配在防拆外壳内部,所述拆除断电组件由铜质插孔、铜质插柱、安装口、密封板、GPS终端以及接线腔组成,所述接线腔安装在GPS终端后端面上,所述铜质插孔装配在防拆外壳内部后端面上,所述铜质插柱安装在接线腔后端面上,所述安装口设置在防拆外壳前端面上,所述密封板装配在GPS终端前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右弹簧和左弹簧均装配有两组,且右弹簧与左弹簧的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与安装口接触处装配有橡胶密封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铜质插柱直径与铜质插孔内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拆外壳前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铜质插孔通过导线与车载电瓶相连接,所述铜质插柱通过导线与冷却水泵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GPS终端的防拆系统,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左接触片、左弹簧、右接触片以及右弹簧,该设计解决原有防拆系统无报警功能的问题,实现了恶意拆除GPS终端瞬间报警的目的,提高了报警系统的灵敏性。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铜质插孔、铜质插柱、安装口、密封板以及接线腔,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防拆系统在被拆除以后不能完全阻止车辆运行的问题,实现了防拆系统被破坏后冷却水泵无法工作,切断发动机冷却水的目的。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橡胶密封垫圈,该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另添加了螺栓,该设计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灵敏性高,拆除难度大,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GPS终端的防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GPS终端的防拆系统中强制接触报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GPS终端的防拆系统中拆除断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水泵、2-声光报警器、3-强制接触报警组件、4-车载电瓶、5-拆除断电组件、31-左接触片、32-防拆外壳、33-左弹簧、34-右接触片、35-右弹簧、51-铜质插孔、52-铜质插柱、53-安装口、54-密封板、55-GPS终端、56-接线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铃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3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