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用高效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12483.2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罗惠平;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杉诺柯非织造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1/00;F26B2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313 | 代理人: | 高娟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泡沫 成型 高效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加工成型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用高效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和装饰泡沫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目前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及人们对汽车内饰件要求的提高,泡沫内饰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泡沫成型是汽车内饰泡沫材料的主要成型方式,是使塑料产生微孔结构的过程,几乎所有的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都能制成泡沫塑料,常用的树脂有聚苯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脲甲醛、酚醛等。
然而,在汽车泡沫内饰件的制备过程中,烘干处理是影响内饰件最终性能和外观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的烘干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内饰件单侧干燥,两面干燥不均匀,容易造成翘曲、开裂等缺陷;2、干燥效率低;3、热气流直接排放,污染环境,且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用高效烘干装置,能够解决现有干燥装置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用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和支撑所述烘干箱的支腿,所述烘干箱内腔相对的两个壁面上安装有贯穿所述烘干箱的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储料箱;所述支撑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烘干箱外部,并与带伸缩杆的旋转电机连接;位于所述支撑轴另一端的烘干箱壁面上开设密封嵌合的活动门,所述支撑轴贯穿所述活动门并由支撑架支撑固定;所述烘干箱内顶部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热风机,位于所述热风机和储料箱之间的烘干箱壁面上安装有出风管,位于所述储料箱下部的烘干箱壁面上固定安装有分流板;所述烘干箱的下方设有烘干器,所述烘干器的出风口通过导风管伸入连接到所述烘干箱的内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上连接有净化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门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储料箱垂直与所述支撑转轴方向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门与所述支撑转轴之间对称式安装有多个加强肋。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肋的个数为4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箱由卡扣固定的箱体和箱盖构成,其中,所述箱体的顶面带有卡扣,所述箱盖的下面带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箱体和箱盖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气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分流板上均匀分布有导风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烘干箱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外层、保温层、内层和耐高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用高效烘干装置,其通过带伸缩杆的旋转电机及活动门的结构设计,使得烘干装置装卸料操作方便;其通过储料箱的旋转设计及热风机和烘干器双股热气流的作用,使得待烘干泡沫件的两个表面可同时干燥且两种热气流的干燥交替进行,有效缩短干燥时间,避免泡沫件出现翘曲或外观质量问题,提高了干燥质量,综合性能优异,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用高效烘干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储料箱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烘干箱,2.支腿,3.支撑转轴,4.储料箱,41.箱体,42.箱盖,43.卡扣,44.卡槽,45.导气通孔,5.旋转电机,6.活动门,7.支撑架,8.加强筋,9.热风机,10.出风管,11.净化器,12.分流板,13.导风孔,14.烘干器,15.导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成型用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和支撑烘干箱1的支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杉诺柯非织造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杉诺柯非织造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2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