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打印喷头及3D打印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11457.8 | 申请日: | 2016-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松;马星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德松;马星月;四川省瑞星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2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83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喷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具体涉及3D打印喷头及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3D打印(3D printing),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科技产品。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3D打印头通过向3D打印平台上挤出打印原料,继而形成三维实体,打印头主要是利用成像打印原料的连续挤压,将熔融状的打印原料通过喷嘴的喷口挤出,然后熔融状打印原料层层堆积实现三维物体成型。由于采用分层累积方法成型,例如将PVC线性材料通过步进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压力将PVC材料送入喷头,利用PVC材料的热溶化,冷凝固原理,加热溶化为流体后喷出,逐层遇冷最后形成各种所需形状的立体物;打印金属则是以高功能激光或电子束为热源,逐层溶化金属粉末,最后形成所需要的金属立体物;打印石膏则是喷出胶水,逐层粘接来实现石膏物体;而打印巧克力则是采用注射式喷头方式,将巧克力逐层喷出打印等待。因此打印成型时间一般都很长,并且打印层的层与层之间连接仅仅是通过熔融状的打印原料黏结后冷却,这样一来,未完全冷却的打印原料会因自重而变形,特别本身是软质的打印原料更甚,同时放置一段时间后,还会导致层与层之间分开。
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打印原料例如环氧树脂类的打印原料需要加上固化剂,或其它添加物,特别是软质打印原料。如果批量混合,混合的打印原料来不及及时用完,则剩余的打印原料会固化,而批量混合少则又不够用。
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增加已打印的模型强度的3D打印喷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增加已打印的模型强度的3D打印设备。
为解决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喷头,包括:
送料装置;
喷嘴,其入口与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口连通;以及
激光头,用于烧结所述喷嘴的喷口周围已打印的模型。
所述激光头为多个。
所述3D打印喷头还包括机架,所述激光头设置于机架上,激光头能在机架上进行移动,相对于所述喷口调整自身位置,可以满足物体成型后,只需对物体表面进行烧结的需求。
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多个进料口。
所述送料装置为螺旋挤压送料装置或注射挤压送料装置。
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包括:
壳体,其包括呈圆柱状的空腔;以及
旋转轴,其套装于所述空腔内,其包括沿自身外壁周向螺旋连续延伸的叶片。
所述叶片与所述空腔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
还包括用于对所述送料装置内的打印原料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
为解决另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D打印设备,包括上述结构的3D打印喷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头能烧结喷口周围已喷出的熔融状的打印原料特别如低温陶瓷泥等软质材料(某些材料在真空状态下,效果会更好),在使这些打印原料变得坚硬的同时,也为紧后喷出的打印原料作支撑,进而固定形状,不会因打印原料的自重而变形,放置一段时间后,层与层之间不会分开,并且还能缩短打印成型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沿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功效,并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众多实施例中的一种3D打印喷头的实施例。该3D打印喷头包括送料装置1、喷嘴2、激光头3及驱动装置4。
一并参见图4-6,送料装置1为螺旋挤压送料装置。该螺旋挤压送料装置包括壳体11、旋转轴12及两个进料口13。
壳体11为圆筒结构,其一端具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4的法兰,其内孔构成为空腔111,空腔111呈圆柱状,两个进料口13均与空腔111连通。壳体11的另一端为出料口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德松;马星月;四川省瑞星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德松;马星月;四川省瑞星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1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3D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同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