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刚柔混联的横向缩放式柔性机械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210045.2 申请日: 2016-11-10
公开(公告)号: CN206200961U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姚建涛;李海利;许允斗;赵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 燕山大学
主分类号: B25J9/06 分类号: B25J9/06;B25J9/00;B25J17/02;B25J15/10
代理公司: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13116 代理人: 崔凤英
地址: 066004 河北省***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刚柔混联 横向 缩放 柔性 机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臂。

背景技术

1962年,由美国Unimation公司设计生产的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在通用汽车公司投入使用,标志着第一代机器人的诞生。随后的几十年里,随着计算机技术、制造技术、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性能在大幅度提高,深入到人类的多个领域,在今后机器人将继续沿着横向和纵向发展。横向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从空间上看机器人正从地面向太空、深海、地下扩展,从各个领域上讲,机器人将深入到工业、军事、航空、娱乐、服务;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将越来越多。微型机器人将会成为机器人的新秀,它能进入人体直接对细胞、病毒进行操作。总之,机器人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对人类的贡献越来越大。

机械臂是机器人的一种,传统的机械臂均为刚性连杆组成,通常有串联、并联或串并混联三种结构。这类机械臂的特点是具有离散关节和刚性连接,还有一类基于章鱼臂、象鼻等生物器官仿生的连续体机械臂。由于连续体机械臂可在任意部位产生柔性变形,所以具有很强的避障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非结构环境,更好的抓取不规则物体。这类机械臂既可以像传统机械臂那样在末端装上夹持装置抓取物体,也可以利用机械臂本身卷起物体。从这类机械臂的结构上看,其功能强大,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和适应性;从这类机器人的应用角度看,这些机械臂的操作对象往往是一些柔软、脆弱且有生命的目标,而传统的机械臂则不容易做到。

1995年,Immega等设计制作的KSI触手型机械手,该机械手主要有气囊、伺服电机、6根绳索组成,采用柔绳和气体混合驱动;2001年,Hannan和Walker等人研发了超冗余度象鼻型机器人,该机器人由16个2自由度U型关节组成,总长82.32cm,可被分为长度不等的4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包括4个关节。每个关节由绳索与弹簧混合实现混合控制;2003年,Peirs等人研制了一种用于内窥镜机器人外科手术的柔性弯曲关节段。该连续机器人由微机电超弹性NiTi合金管构成,采用4根肌腱驱动,具有2个自由度,可在任意反方向弯曲90度;2007年,Harada等人研制了一种可弯曲的激光操作手,该操作手最大直径2.4mm,可向任意方向弯曲,最大弯曲角度为90度;2011年,德国费斯托公司研制根据大象鼻子的特点设计出来的新型仿生机器处理系统“仿生操作助手”,它可以平稳地搬运重负载,原理在于它的每一节椎骨可以通过气囊的压缩和充气进行扩展和收缩;2014年,中国专利CN203804991U,公开了一种弹簧线控柔性象鼻机械臂,该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机座上的多段串联的关节,其中串联的关节中第一关节的一端固定在机座上,第一关节的另一端和第二关节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其后依次类推,机座上固定有弹性支柱和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上有驱动弹簧,所述串联关节固定在弹性支柱上,并且驱动弹簧穿过串联关节。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类柔性机械臂按照驱动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三类:内驱动型、外驱动型和混合型。内驱动型一般采用波纹管内充流体驱动的方式,外驱动型采用轻质连续体加远程驱动的方式,混合型驱动是综合采纳了内、外两种驱动的混合方案。外驱动或混合驱动型方案中的轻质连续体的可能用弹性杆作为脊椎或用圆柱弹簧实现无脊椎。目前,这些类柔性机械臂都能实现弯曲,有一些可以实现伸缩,但能同时实现弯曲、伸缩和粗细变化柔性机械臂很少,在一些应用场合粗细变换能够提高机械臂的环境适应能力,比如在通过狭小的空间时我们需要较细的机械臂,在利用机械臂本身卷起某些物体时,适当的变粗机械臂能增大机械臂和物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机械臂更牢固的卷住物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伸缩运动、粗细变换和各向弯曲运动、机动性好的刚柔混联的横向缩放式柔性机械臂。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座、末端执行器以及连接它们的多个依次串联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的一端通过连杆支架上的连接盘固定在机座上,其另一端与另一个驱动单元的一端通过连杆支架连接;同样,另一个驱动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三个驱动单元的一端通过连杆支架连接,依次与其它驱动单元连接,直至需要的长度,最后一个驱动单元的另一端通过连杆支架上的连接盘与末端执行器连接,用来抓取目标物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10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