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蜂窝陶瓷体SCR脱硝催化剂的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8973.5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惠涛;贾书雄;白培杰;谢宁;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8;F26B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魏秀枝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蜂窝 陶瓷 scr 催化剂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蜂窝陶瓷体SCR脱硝催化剂的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火电厂用于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是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及SCR技术,并以蜂窝陶瓷作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及其载体是SC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分、结构、寿命及相关参数直接影响SCR系统的脱销效率和运行状况。蜂窝陶瓷体SCR脱硝催化剂国内市场占有率极高,达到了90%以上,在国外市场也达到了80%左右,其生产主要流程:混炼——过滤预挤出——挤出——干燥——煅烧——成品切割——模块组装——包装,干燥是催化剂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占到整个生产周期的80%以上,干燥的好坏直接影响催化剂的品质。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干燥周期较长,一般为10天,单位时间内产量低,能耗较大;断面温差较大,±10℃;断面湿度偏差较大,±8%;干燥裂纹多,产品合格率低;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方便检修;采用管道式静态送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用于生产蜂窝陶瓷体SCR脱硝催化剂的干燥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产蜂窝陶瓷体SCR脱硝催化剂的干燥系统,包括箱体、三维立体式动态送风系统、排废管道、混合风管道、回风管道、新鲜风管道、干燥小车,该干燥系统采用温度120-200℃、压力0.4-1MPa高温蒸汽作为加热热源,所述箱体由钢结构骨架及密封保温壳体组装而成,且在箱体的一侧设有密封卷帘门及检修门,密封卷帘门采用遥控远程与就地两种开关方式,所述箱体安装有三维立体式动态送风系统,三维立体式动态送风系统两侧设有干燥小车,所述箱体顶部分别安装有排废管道、混合风管道、回风管道、新鲜风管道,所述混合风管道设置于所述排废管道后部,所述回风管道与所述新鲜风管道连接,所述混合风管道与所述回风管道连接,所述密封保温壳体采用内外两层保温材料,由内而外依次为聚氨酯保温复合板及酚醛树脂板,聚氨酯保温复合板与酚醛树脂板交错安装,即在相邻聚氨酯保温复合板材连接处安装酚醛树脂板,酚醛树脂板将连接缝隙密封。
优选的,所述三维立体式动态送风系统,包括驱动电机、系统支撑、主轴、保护壳体、联轴器、皮带、减速机、慢速轴、齿轮组、连杆、叶轮,所述系统支撑与保护壳体连接,驱动电机安装于系统支撑的上部,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主轴连接,主轴的底部安装有叶轮,所述主轴通过皮带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通过慢速轴与齿轮组连接,齿轮组与连杆连接,且连杆位于保护壳体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皮带选用同步带,皮带的两端带轮一大一小形成一级减速,减速机自身形成二级减速,齿轮组采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的运行方式形成三级减速,所述叶轮通过锁紧圆螺母与止动垫圈结合方式固定并锁紧,所述主轴底部设置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与主轴配合,深沟球轴承下部设置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下部设置轴承盖,轴承盖与系统支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干燥周期为7天左右,缩短干燥周期;不仅提高了单位时间的产量,而且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耗;采用三维立体式动态送风方式,窑内断面从顶部到底部同时被风速几乎相同的热风吹过,形成均匀的对流干燥环境,彻底消除热风吹不到的死角;断面温差可以减小到±3℃~±5℃,断面湿度偏差可以减小到±3%~±5%。因此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达到95%以上;干燥系统运行过程中检修故障,仅需短暂停机从设置的检修门进出即可,避免了因密封卷帘门打开,大量冷风渗入,造成催化剂产品炸裂;密封保温壳体采用内外两层保温材料,由内而外依次为聚氨酯保温复合板及酚醛树脂板,聚氨酯保温复合板与酚醛树脂板交错安装,即在相邻聚氨酯保温复合板材连接处安装酚醛树脂板,酚醛树脂板将连接缝隙密封,其保温隔热效果更好,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图;
图3为三维立体式动态送风系统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密封保温壳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未经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8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