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流循环系统及其空气干燥管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08398.9 | 申请日: | 2016-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5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亮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流 循环系统 及其 空气 干燥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流循环系统及其空气干燥管道。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家用等领域,其需求和产量均十分巨大。而随着新型节能玻璃(Low-e)的推广应用,对流式钢化炉作为其玻璃钢化设备,装配需求也日渐上升。现有的对流式钢化炉均存在着能耗大,对风机要求高,损耗严重等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495170U公开了一种对流循环加热装置来改善对流式钢化炉存在的问题。但是该对流循环加热装置在热交换器中,需要输入干燥洁净的空气才可以保持运作,现有的空气干燥一般采用冷冻式干燥机来除去空气中的水分,这会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而且该方法是通过降温冷冻的方式干燥空气,如果低温的空气再通入到对流热炉内,则会使对流热交换作用大大减小,并且提高了钢化加热的整体能耗。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流循环系统及其空气干燥管道,旨在解决现有对流循环加热装置对洁净空气的需求,需要产生额外能耗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干燥管道,其中,包括:
迂回管道;
至少一个水分收集装置,所述水分收集装置设置在迂回管道沿重力方向的下端;
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水分收集装置连接,每隔预定时间排出所述水分收集装置内的积水。
所述的空气干燥管道,其中,所述迂回管道为蛇形管道;所述水分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蛇形管道的位于下方的U型弯曲部的底端。
所述的空气干燥管道,其中,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分收集装置的排水阀门以及计时器;
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排水阀门连接,每间隔预定时间控制所述排水阀门开启。
所述的空气干燥管道,其中,所述迂回管道为不锈钢管道。
一种对流循环系统,包括热交换器、输出热空气的空气喷嘴以及输入洁净干燥空气的空气清洁装置,其中,所述空气清洁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气干燥管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流循环系统及其空气干燥管道,在空气干燥过程中无需使用电力,并且采取迂回管道设计,能够延长冷却距离,更好的净化和干燥空气,干燥过程中不需产生能耗。另外,还设置了水分的处理装置,可以实现水分的自动收集和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干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流循环系统及其空气干燥管道。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干燥管道。如图1所示,该空气干燥管道包括:迂回管道100,至少一个水分收集装置200以及排水装置300。该迂回管道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态或者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径或者材质,例如,选择使用不锈钢管道。该迂回是指具有一定的弯折,在具有较长的管道长度的同时,压缩整体空间的结构设计。
所述水分收集装置200设置在迂回管道100沿重力方向的的下端,例如,设置在迂回管道的最底部,或者最低处。这样的,空气在流过该迂回管道100时,冷却后析出的水分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的进入到所述水分收集装置200中。
所述排水装置300与所述水分收集装置连接。在工作运行过程中,每隔预定时间排出所述水分收集装置内的积水,避免水分收集装置200内的积水过多,使得空间干燥效果下降。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迂回管道100可以为蛇形管道。所述水分收集装置200设置在所述蛇形管道的位于下方的U型弯曲部的底端。在较佳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U型弯曲部下方设置该水分收集装置200,实现水分的收集。
更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排水装置300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分收集装置的排水阀门310以及计时器320。所述计时器320与所述排水阀门310连接,每间隔预定时间控制所述排水阀门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亮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亮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8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