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可移动便携式卡口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7733.3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0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嵚;王江;杨万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融通物联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1 | 分类号: | G08B13/18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移动 便携式 卡口 报警器 | ||
1.一种微型可移动便携式卡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接收机、接收显示主机;
发射机包括发射机底座(101)、在发射机底座(101)正面安装有发射机主板(102)和发射机电源模块(103);发射机底座(101)正面还安装有发射机防护罩(104),所述发射机主板(102)和发射机电源模块(103)位于发射机防护罩(104)内;
在发射机主板(102)上设有发射机处理模块MCU1和红外发射管(105);在发射机防护罩(104)上设有一个校准对位区(107);校准对位区(107)用于和接收机上设置的对位校准模块(207)配合,校准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相对安装位置;
接收机包括接收机底座(201),在接收机底座(201)正面安装有接收机主板(202)和接收机电源模块(203);在接收机底座(201)正面还安装有接收机防护罩(204),所述接收机主板(202)和接收机电源模块(203)位于接收机防护罩(204)内;
在接收机主板(202)上设有接收机处理模块MCU2和红外接收管(205);在接收机主板(202)上还设有对位校准模块(207),对位校准模块(207)相对于红外接收管(205)的位置与发射机上校准对位区(107)相对于红外发射管(105)的位置相对应;对位校准模块(207)包括激光发射模块(2071),其中激光发射模块(2071)的前端露出接收机防护罩(204);
在接收机主板(202)上还设有摄像机模组(208)和无线传输模块(209);摄像机模组(208)位于背离对位校准模块(207)的接收机主板(202)另一侧,且其前端露出接收机防护罩(204);
接收显示主机与接收机的无线传输模块(209)无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可移动便携式卡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发射机内置或外置发射机电池组BT1;发射机主板(102)上除了发射机处理模块MCU1和红外发射管(105)外,还包括校准电路;
发射机电池组BT1通过主开关K1连接发射机电源模块(103);发射机电源模块(103)提供至少两路输出电压DC1和DC2;发射机处理模块MCU1的电源端接电压DC1,发射机处理模块MCU1连接红外发射管(105);主开关K1安装在发射机底座(101)上,并从发射机底座(101)背面露出;
校准电路包括光敏电阻Rg1、电阻R2,NPN三极管Q1,蜂鸣器SP1;光敏电阻Rg1安装在发射机防护罩的校准对位区(107)内并露出发射机防护罩;光敏电阻Rg1的一端接电压DC2和蜂鸣器SP1的一端;光敏电阻Rg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基极和电阻R2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蜂鸣器SP1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接接收机的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可移动便携式卡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发射机处理模块MCU1和红外发射管(105)之间设有电流驱动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可移动便携式卡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发射机中,红外发射管(105)对准发射机防护罩(104)中央的凹面光线发散区(106)。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可移动便携式卡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发射机中,发射机防护罩(104)为红外透光罩。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可移动便携式卡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
发射机底座(101)背面还设有卡口(108)和磁吸片(1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融通物联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融通物联科技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77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区周界预警系统
- 下一篇:移动性同步测量的方法、设备、网络节点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