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排渣放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7404.9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付世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世传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0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排渣放水器 负压系统 气缸驱动 正压系统 驱动力 负压 正压 | ||
一种自动排渣放水器,由气缸驱动。优点是,驱动力强劲,可靠性高,不需另接动力,不需要操作,负压系统、或者正压系统、或者正压负压变换的系统都适用,安装极简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水器,特别是一种自动排渣放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瓦斯抽放系统安装有自动放水器,在没有另外接入动力时,现有的自动放水器多是利用浮球的浮力、弹簧、磁体,相互结合,驱动进水口及放水口,主要不足是可靠性差。正压管道因为压力高,比较而言,负压管道自动放水器更需要一种可靠的结构。
在煤矿井下,压缩空气管道压力一般大约4~8kgf/cm²,气缸的工作范围是1~9kgf/cm²,瓦斯抽放泵站一般大约-0.6 kgf/cm²,经过长距离抽吸,煤壁抽放管处一般只有-0.3 kgf/cm²,稍有波动就下降到-0.2 kgf/cm²,CN202756017U自动排渣放水器使用一个气马达、两个气缸在储水箱外驱动进水口、放水口进行放水排渣,但需要单独另外接入压缩空气作动力,除了抽放系统外还依赖供气系统,控制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另外接入动力而又能可靠开闭放水口与进水口的自动排渣放水器。该自动排渣放水器在系统为负压时是负压自动排渣放水器,在系统为正压时是正压自动排渣放水器,在系统一会负压一会正压是通用自动排渣放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自动排渣放水器由箱体、气缸、浮球阀、压力切换阀、进水口活门、冲渣管等组成。气缸安装在箱体内,缸杆下端铰连接杠杆的活动端,杠杆下方铰连接放水口堵头,杠杆上方铰连接连杆,连杆的上端铰连接进水口活门,进水口活门在进水口一侧并与箱体铰连接,浮球阀安装在箱体内适当高度。
所述的自动排渣放水器,在系统为负压时,系统压力(低压)接管与大气压力(高压)接管通过浮球阀与气缸接通。水位低时,浮球阀通路使气缸上腔通大气呈高压,下腔通系统呈低压,缸杆往下伸出,缸杆往下推动杠杆,杠杆往下推动放水器堵头进入放水口,使放水口关闭。杠杆在下位,进水口活门呈竖立态,打开进水口进水。水位高时,浮球阀换向,换向后通路使气缸下腔通大气呈高压,气缸上腔通系统呈低压。缸杆往上缩回,缸杆往上带动杠杆到上位,杠杆往上推动连杆,连杆推动进水口活门绕铰轴做扇形摆动,从竖立位置摆动到水平位置从而关闭进水口。而杠杆下方的放水口堵头被杠杆往上提拉,从放水口内拔出,从而打开放水口排渣放水,这是负压自动排渣放水器。
所述的气缸是适用于负压时的低阻力缸。
所述的自动排渣放水器,在系统为正压时,系统压力(高压)接管与大气压力(低压)接管通过浮球阀与气缸接通。水位低时,浮球阀通路使气缸下腔通大气呈低压,上腔通系统呈高压,缸杆往下伸出,缸杆往下推动杠杆,杠杆往下推动放水器堵头进入放水口,使放水口关闭。杠杆在下位,进水口活门呈竖立态,打开进水口进水。水位高时,浮球阀换向,换向后通路使气缸上腔通大气呈低压,气缸下腔通系统呈高压。缸杆往上缩回,缸杆往上带动杠杆到上位,杠杆往上推动连杆,连杆推动进水口活门绕铰轴做扇形摆动,从竖立位置摆动到水平位置从而关闭进水口。而杠杆下方的放水口堵头被杠杆往上提拉,从放水口内拔出,从而打开放水口排渣放水。这是正压自动排渣放水器。
所述的自动排渣放水器,在系统一会为负压一会为正压时,系统压力接管与大气压力接管通过浮球阀与气缸接通,接成负压自动放水器,另外在浮球阀与气缸中间串联一个压力切换阀。该压力切换阀为弹簧复位气控阀,控制口接系统管路。系统为负压时,压力切换阀不改变负压自动放水器管路走向,保持负压自动放水器性能。系统为正压时,压力切换阀在高压气控制下换向,使得通向气缸的通路改变,变成正压自动放水器,即通用自动排渣放水器。
所述的冲渣管为两端敞口的中空的管子,安装在放水口堵头上,放水时上口进水直接对底层放水,对底部沉渣进行冲洗,提升排渣效果。
所述的箱体下部呈漏斗形,便于排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世传,未经付世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7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型灵活的挡墙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外挂式预埋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