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隐藏式提手的上壳体、擦窗机机身及擦窗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06918.2 | 申请日: | 2016-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勇;李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邦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尚欣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隐藏 提手 壳体 擦窗机 机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隐藏式提手的上壳体、擦窗机机身及擦窗机。
背景技术
窗玻璃清洁工作是居家或办公区常见的清洁工作,目前大多是人工清洁,费时费力,且清洁效果不好。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建筑玻璃面积逐渐增大,玻璃清洁工作的需求量也增大,若采用人工擦窗,通常需要人工高空作业,危险性极大,因此智能擦窗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擦窗机器人机身高度较高,导致体积过大,影响机身移动的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擦窗机机身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隐藏式提手的上壳体、擦窗机机身及擦窗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隐藏式提手的擦窗机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用于放置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所述提手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相同。
为了方便手握用力,所述提手的长度、宽度、厚度分别是80-100mm*35-45mm * 15-18mm。
为了实现提手在凹槽内的转动连接,所述提手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穿过一个圆柱形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凹槽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擦窗机机身,包括底面和上述的上壳体,所述底面包括中间区和四边区,形成内凹的回字结构,所述四边区与中间区的高度差为3-7mm;所述中间区的中间位置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的两侧对称设有长方形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四边区上分布有多个长方形凹槽,优选的,所述长方形凹槽的深度为0.4-0.8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擦窗机,包括上述的机身;吸附部件,包括抽负压装置,用于将机身吸附在接触表面;所述底面中间区的镂空结构作为吸附部件的进风口;行走部件,包括多个滚轮,穿过所述底面中间区的通槽,带动擦窗机机身的移动;清洁部件,包括清洁布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四边区固定连接,所述清洁布与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红外传感器,相应的在所述四边区的顶角位置设有圆孔,所述红外传感器穿过所述圆孔。
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擦窗机的整体高度,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四边区的凹槽内。
为了更方便的拆卸和安装清洁布,所述固定件是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背面通过粘性胶固定到凹槽内,所述魔术贴的正面与所述清洁布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隐藏式提手的上壳体,当擦窗机工作时,提手与显示屏平行,提手放置在内凹的上壳体上,可以降低擦窗机的整体高度,减小到8mm左右。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擦窗机底面是配合擦窗机的吸附部件、行走部件和清洁部件等结构设计的,其中吸附部件和行走部件位于内凹的中间区,其中清洁部件位于外缘的四边区,中间区和四边区形成高度差,便于将清洁布贴在玻璃上。所述清洁部件中的固定件伸入到凹槽内部,固定件的背面固定到凹槽的内壁上,固定件的正面与所述底面平齐,因此清洁布与底面之间省略了固定件的厚度,使得擦窗机机身的整体高度降低,可以减少厚度0.5mm左右。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擦窗机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如图1中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的擦窗机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 如图3中底面四边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上壳体10,凹槽11,提手12,连接杆13,底面20,中间区21,镂空结构211,通槽212,四边区22,圆孔221,长方形凹槽222,滚轮23,红外传感器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隐藏式提手的擦窗机上壳体,所述上壳体10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11,用于放置提手12;所述提手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所述提手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相同。当所述提手与上壳体垂直时,方便人手握住提手,当擦窗机工作时,提手放在凹槽中,可以降低擦窗机的整体高度,更方便有防盗窗的情况下使用。所述提手的长度、宽度、厚度分别是80-100mm*35-45mm * 15-18mm,才能方便手握。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提手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穿过一个圆柱形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在凹槽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邦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邦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6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触电开关柜
- 下一篇:一种新型净化电网节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