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巡线智能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6703.0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4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叶爱民;卢雨翔;周铀;王金生;万文涛;熊旭卉;汪建敏;胡涛;熊心;孙宏彪;雷静;徐波;董峰;晏瑞强;刘湖钰;陈开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7C1/2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智能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巡线智能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电力系统在保证电能质量、实现安全可靠供电的前提下,还应实现经济运行,即努力调整负荷曲线,提高设备利用率,合理利用各种动力资源,降低燃料消耗、厂用电和电力网络的损耗,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巡线,就是线路工人沿着电线塔巡视,检查设备是否完整,若有被损坏就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进行抢修,以免耽误电源的正常输送。目前很多电力巡线人员,在开展输电线路巡线时,无法较好的定量掌握巡视重量,不能及时掌握巡线进行的程度,无法达到签到的作用,容易造成巡线质量底下、巡视不到位,人工纸质记录也加大了巡视工作的繁琐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巡线智能识别装置,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来实现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与手持读写终端的联络,壳体能够很好地安装在输电线路铁塔横线路方向塔腿第一根水平铁,完成识别与签到工作,大大提高了巡线的效率和智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输电线路巡线智能识别装置,包括由亚克力板材制成的壳体,特征是:在壳体内的底板上设有一对相对放置、开口朝上的标签卡槽,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安插在标签卡槽内,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封装在壳体内,在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上设有读写区域,在壳体的后面板外壁的四角上均设有L型角铁,在L型角铁上安装有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能将壳体固定在输电线路铁塔的横担上;在手持读写终端的前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输入键盘,在手持读写终端内设有近距离无线通讯读写模块,手持读写终端的后面板靠近壳体,手持读写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讯读写模块对准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上的读写区域,手持读写终端能够自动读出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中的内容或将内容写进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中。
在壳体的前面板的顶端设置有荧光警示条。
在手持读写终端的顶端设有LED照明灯。
在手持读写终端的底端设有USB充电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相互分离的手持读写终端和内装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壳体组成,它利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来实现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与手持读写终端的联络,壳体能够很好地安装在输电线路铁塔横线路方向塔腿第一根水平铁上,完成识别与签到工作,大大提高了巡线的效率和智能性。本实用新型采用亚克力板材作壳体,防水性好、耐候性强,美观漂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输电线路巡线智能识别装置,包括由亚克力板材制成的壳体2,在壳体2内的底板上设有一对相对放置、开口朝上的标签卡槽3,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1安插在标签卡槽3内,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1封装在壳体2内,在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1上设有读写区域5,在壳体2的后面板外壁的四角上均设有L型角铁11,在L型角铁11上安装有固定螺栓12,通过固定螺栓12能将壳体2固定在输电线路铁塔的横担上;壳体2与手持读写终端6分离,在手持读写终端6的前面板上设有显示屏8和输入键盘9,在手持读写终端6内设有近距离无线通讯读写模块,手持读写终端6的后面板靠近壳体2,手持读写终端6的近距离无线通讯读写模块对准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1上的读写区域5,手持读写终端6能够自动读出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1中的线路明细、历史缺陷或将线路明细、历史缺陷写进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1中。
在壳体2的前面板的顶端设置有荧光警示条4,方便保护壳体2不被损坏,起到警示效果。
在手持读写终端6的顶端设有LED照明灯7,方便工作人员夜间巡线。
在手持读写终端6的底端设有USB充电接口10,方便为设备充电。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在手持读写终端6上结合近距离无线通讯读写模块、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工作频率为13.56MHz,支持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的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据,在被动模式下,整个通信过程提供射频场,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手持读写终端6上,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技术,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此通信机制与基于ISO14443A、MIFARE和FeliCa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发起设备在被动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连接和初始化过程检测非接触式智能卡或近距离无线通讯标签目标设备,并与之建立联系,实现读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6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