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充电枪接插件的机械加工端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204019.9 | 申请日: | 2016-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益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旭立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郑健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充电 插件 机械 加工 端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电器和民用电器的连接器,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充电枪接插件的机械加工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日益发展,各个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进而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已趋于用电力取代了传统的燃料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强电线束是汽车电力传输系统的重要部分,强电线束接插件也成为强电线束的重要连接部件,汽车强电线束接插件用来实现电气连接或信号传递,其工作原理是由插座护套(材料为塑料)和插座端子(材料为金属)的组合与插头护套(材料为塑料)和插头端子(材料为金属)的组合插接在一起实现电路的连接。实现电路连接的主要部件是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而插座护套和插头护套是对插座端子和插头端子起固定和保护作用的部件。目前汽车上实际使用的端子材料一般为铜合金,其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可基本满足汽车插接器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端子与裸露部分的线芯采用冲压的形式连接在一起,在冲压过程中,容易出现端子刺伤线芯的情况,并且带绝缘皮的线芯并没有采取压制措施,导致在接插件的使用过程中端子的摆动幅度过大使铜线容易折断,此外,铜线绝缘皮收缩后易引起端子尾部铜线裸露,在高电压的情况下出现电弧连接短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枪接插件的机械加工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的线芯连接端依次设置有机械加工一体成型的线芯压接部、压接缓冲部和用于防止裸露线芯折断的绝缘皮压接部。
优选的是,所述压接缓冲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缓冲孔。
优选的是,所述所述线芯压接部的横截面积小于绝缘皮压接部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压接缓冲部为圆台形筒体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绝缘皮压接部为具有C形结构的容纳槽。
优选的是,所述绝缘皮压接部上沿线芯放置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槽。
优选的是,所述绝缘皮压接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横向或纵向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线芯压接部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应力缓冲层。
优选的是,所述绝缘皮压接部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缓冲层。
优选的是,所述绝缘皮压接部的内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凸点。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加工一次成型形成具有线芯压接部和绝缘皮压接部的端子,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端子的冷冲压对线芯的刺伤,同时绝缘皮压接部能够将带绝缘皮的线芯进行压接固定,能够防止接插件的使用过程中端子的摆动幅度过大导致的铜线折断,并且,能够防止铜线绝缘皮收缩后引起的端子尾部铜线裸露,防止在高电压的情况下出现电弧连接短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端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端子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端子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端子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和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枪接插件的机械加工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本体1,所述端子本体1的线芯连接端依次设置有机械加工一体成型的线芯压接部2、压接缓冲部3和用于防止裸露线芯折断的绝缘皮压接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旭立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旭立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4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改善控制信道容量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