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肠道吻合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202777.7 申请日: 2016-11-08
公开(公告)号: CN206576904U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发明(设计)人: 李年丰;刘凌;李嘉荣;吴宏;刘咏;雷霆;李楷模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
主分类号: A61B17/115 分类号: A61B17/115
代理公司: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3 代理人: 周琼
地址: 410000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肠道 吻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道吻合环。

背景技术

腹部外科手术进行肠道吻合是常见的术式,一台手术甚至要做好几个肠道吻合,吻合器械需求量大。且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增高,对医疗器械的要求进一步增加。

目前国际上所使用的肠吻合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手工丝线缝合、吻合器、直线切割闭合器和无线吻合技术。手工丝线吻合的缺点很多,不仅操作复杂、费事,而且吻合质量难以达到吻合器的水平,故吻合口瘘、出血、狭窄、吻合口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居高不下。吻合器虽然操作简单,可缩短吻合时间,且并发症的发生机率较低,但是在做两段端肠吻合时,若选择端端吻合,则需要在吻合口下方另做一切口方能进行吻合,这一切口增加了手术的创伤和时间,同时增加了感染的机率;若选择端侧吻合,还需要更换钉仓来闭合其段端,而且吻合钉永远留在体内,有引起相关并发症可能。直线切割闭合器在行肠吻合时要求要游离较长的肠管,故使用有局限性,在游离较困难的十二指肠、直肠等位置不宜使用,而且吻合的过程中有盲端形成,增加了肠瘘及吻合口出血的风险。

现在最常使用的无线吻合技术系Hardy等人于1985年首次推出的一种生物可吸收吻合环(BAR),该吻合环的商品名是ValtracTM,由可吸收降解的聚甘醇碳酸和硫酸钡所组成。生物可吸收肠吻合环(BAR)相比以上几种吻合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最快捷吻合方式。步骤少,效率高,学习掌握快,大约只需要10例左右的经验积累,平均完成一个吻合口时间为17±6(min),明显快于手工丝线吻合的时间(34±6 min),大大减少了手术和麻醉时间,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它是一种可以标准化的肠道吻合技术。(2)最理想的吻合。闭合后使浆膜之间的组织紧密黏连,从而达到吻合口愈合的目的。无缝线吻合技术减少了缝线、吻合钉所带来的消化道壁的损伤,同时无异物反应,吻合口的肉芽组织较少,只有轻微的组织坏死,所形成的疤痕相应减少。无缝线,无针眼,抗渗漏能力强, 胃肠道吻合口创伤愈合所需的2-3周内保证吻合口密闭,比传统手工缝合和使用吻合器吻合有更高强度抗消化道“暴裂”的能力。有报道称,吻合的部位能够承受70mmHg的压力而不发生吻合口破裂。能够扩张消化道,手工、吻合器吻合均无此功能,作为消化道内支架是最好的消化道扩张器,扩张较其它器械安全、持续、充分,也可以有效的防止吻合口的狭窄。(3)最灵活的运用,可进行端端、端侧及侧侧吻合。线性吻合器吻合多为端侧吻合,有盲端形成,可导致盲袢综合征,而BAR为端端吻合,符合肠道的正常生理,同时解决了小肠和结肠端端吻合时由于管径不同而产生的吻合困难的问题。(4)可吸收。术后14-30d裂解碎片随粪便自行排出,体内无遗物,无吻合钉,避免对将来行CT和MRI的影响,以及避免术后肠道狭窄,降低感染几率。(5)比行肠道端侧吻合所需要的吻合器加闭合器更经济实惠,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医疗负担,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6)通过X线显影,确认吻合环的形状和位置,可以随时了解吻合环的位置以及降解情况。吻合环在国内外所有医院、医疗机构的使用报道中,术后切口感染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和梗阻的发生率与传统手工缝合及使用吻合器吻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是一门安全可行的吻合技术,其作用已经得到全世界胃肠外科医生的广泛认可。但是,现有的肠道吻合环仍然存在操作比较复杂、连接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用料较多、支撑能力强不够、抗爆裂性能不够好等缺陷,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肠道吻合环的上述各项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连接稳定可靠、用料少的肠道吻合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肠道吻合环,包括相互吻合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内圈为肠道通道,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设有弹性导套,所述弹性导套的端部设有厚度大于弹性导套主体部分的倒锁头,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开有与所述弹性导套相匹配的轴向吻合环槽,所述轴向吻合环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倒锁头相匹配的倒锁槽,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通过所述倒锁头和倒锁槽相互卡接组成所述肠道吻合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的,所述轴向吻合环槽为带有坡度的环槽,轴向吻合环槽的外周直径由轴向吻合环槽的开口端向内逐渐减小,轴向吻合环槽的纵向截面呈楔形。

优选的,所述弹性导套上开有十字槽口,所述十字槽口将弹性导套分为四瓣,所述轴向吻合环槽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十字槽口相匹配的十字导向筋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2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