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拉链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2576.7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2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美珍;陈锦才;陈伟雄;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蒙发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B19/24 | 分类号: | A44B19/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张迪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拉链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组件,尤其设置防盗拉链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见的背包上面使用的都是普通拉链设计,虽然打开和关闭都比较方便,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防盗性能很差,由于拉链的拉手是外露的,因此小偷只要拉动拉手就可以打开拉链进而拿取背包中的物品。打开拉链所需要的力又很小,因此,背包的主人很难察觉异常。因此,需要在拉链上设置防盗结构,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而现有的防盗结构要么结构较为复杂,要么外观方面不够美观。并且,在具备防盗功能的同时,往往牺牲了使用便利性,背包的主人要打开拉链时也变得很不容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拉链组件,通过两个方向上的限位,使拉链不容易被拉开,达到防盗的目的,结果简单美观,并且不牺牲拉链原本的便利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盗拉链组件,包括拉手和底座;所述拉手的一端与拉链头连接,另一端置于底座内;所述底座具有与拉手沿着轴向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和沿着与拉手分离方向限位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拉手之间产生非接触的限位作用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设置在底座上的凸块;底座的外壁与凸块之间形成一容置槽;所述底座的外壁朝向拉链头的一端具有一缺口。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手置于底座内的部分具有容置所述凸块的空腔,该空腔的外壁置于该容置槽内,使得所述空腔与凸块卡接,且所述空腔外壁包覆有装饰层。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块靠近该缺口的一端内凹,远离该缺口的一端外凸;所述空腔的形状与凸块对应设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件为设置于底座内的磁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置于织物上表面的本体、以及置于织物下表面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本体通过固定件相连接,所述磁铁设置于连接片朝向所述织物的一面,所述织物上与所述磁铁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让位通孔。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拉手包括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铁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自攻螺丝;所述连接片的四周分别通过自攻螺丝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盗拉链组件,通过第一限位件,使得拉手无法沿着轴向移动,这样就无法打开拉链,实现了防盗的功能。如果需要解除第一限位件的限位作用,需要沿着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上提拉手。这时候由于第二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使用者必须克服第二限位件的限位力才能解除限位,通过双重限位达到防盗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盗拉链组件,拉手上通过二次包胶后形成PVC装饰层,外表美观,结构简单,并且不影响吸磁功能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爆炸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4,一种防盗拉链组件,包括拉手1和底座2;所述拉手1的一端与拉链头3连接,另一端置于底座2内;所述底座2具有与拉手1沿着轴向限位的第一限位件,以及沿着与拉手1分离方向限位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拉手1之间产生非接触的限位作用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设置在底座2的中部的凸块21;底座2的外壁与凸块21之间形成一容置槽22;所述底座的外壁朝向所述拉链头3的一端具有一缺口23。当拉手1的一端置于底座2内时,该缺口23提供了对应的让位空间。
所述拉手1置于底座2内的部分具有容置所述凸块21的空腔11,该空腔11的外壁置于该容置槽22内,使得所述空腔11与凸块21卡接。这样当用户需要拉动拉手1时,凸块21就对空腔11产生了一个沿着轴向的限位力,使得拉链无法被打开。
所述凸块21靠近该缺口23的一端内凹,远离该缺口23的一端外凸;所述空腔11的形状与凸块21对应设置。这样形状的设置,空腔11与凸块21之间的限位作用力被增加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蒙发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蒙发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2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