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理用清洗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200067.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7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美霞;胡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22 | 分类号: | A61L2/22;A61L2/04;A61L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清洗 消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野外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理用清洗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野外中经常会使用到专用护理器材,所使用的器材都要进行清洗消毒,防止外界病菌滋生并且感染,但是目前野外护理器材的消毒方式大多采用传统的蒸汽消毒,这种消毒方式效率很低,而且使用非常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野外护理清洗消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野外护理器材存在消毒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护理用清洗消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护理用清洗消毒装置,包括,
清洗容器,其内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上端设有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均布有四个出水口,每个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喷水面可拆卸连接有消毒药面袋;所述喷头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待消毒的物品的滤网;所述清洗容器铰接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中部设有排气孔,所述上盖与所述清洗容器通过锁紧机构锁紧;
机壳,其设于所述清洗容器的下方,并与所述清洗容器可拆卸连接;
锅炉,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输水管延伸至所述锅炉内,用于当所述锅炉内的水沸腾后经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水口喷入所述清洗容器内;
真空水泵,其设于所述机壳内,并通过吸气管与所述锅炉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
阀体,其内具有连通至所述清洗容器的四个出水口和一个排气口以及连通至所述输水管的流道,四个所述出水口、一个排气口和流道相交汇并在交汇处连通;
弹性堵,其包括弹簧和钢珠,所述钢珠置于所述交汇处,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置于所述排气口内;以及
可调旋钮,其具有螺杆部,所述螺杆部位于所述排气口内并与所述弹簧抵接;所述可调旋钮的旋帽上设有压力值档位。
作为优选,与所述压力调节阀的出水口连接的水管向下45°倾斜设置,且所述滤网向下45°倾斜设置,所述滤网上设有多个挡钩。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调节阀的阀体具有伞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锅炉的底部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板、测温头、隔热垫和压盖,所述发热板和测温头均设于所述锅炉的底部,所述隔热垫设于所述发热板和测温头外,所述压盖将所述发热板、测温头和隔热垫封盖并紧固于所述锅炉的底部。
作为优选,该装置还包括电控主板、开关控制板和开关按键,所述电控主板与所述真空水泵、开关控制板、发热板和测温头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增真空水泵将热水送入压力调节阀内,经过喷头喷出后再经过消毒药面袋内的消毒药面,从而形成雾化消毒液,并充分附着在野外护理器材上,提高了消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护理用清洗消毒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壳;2-清洗容器;
3-输水管; 4-压力调节阀;
5-弹簧; 6-喷头;
7-消毒药面袋; 8-滤网;
9-挡钩; 10-上盖;
11-锁紧机构;12-可调旋钮;
13-钢珠;14-开关按键;
15-发热板;16-测温头;
17-隔热垫;18-锅炉;
19-压盖;20-吸气管;
21-真空水泵;22-电控主板;
23-开关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护理用清洗消毒装置,包括清洗容器2、机壳1、锅炉18和真空水泵21,清洗容器2内设置有输水管3,输水管3的上端设有压力调节阀4,压力调节阀3均布有四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有喷头6,喷头6的喷水面可拆卸连接有消毒药面袋7,消毒药面袋7由棉布制成,其内盛装有消毒药面,可以在水的作用下形成消毒液;喷头6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待消毒的物品的滤网8;清洗容器2铰接有上盖10,上盖10的中部设有排气孔,上盖10与清洗容器2通过锁紧机构锁紧。机壳1设于清洗容器2的下方,并与清洗容器2可拆卸连接;锅炉24设于机壳1内,输水管3延伸至锅炉18内,用于当锅炉18内的水沸腾后经压力调节阀3的出水口喷入清洗容器2内。真空水泵21设于机壳1内,并通过吸气管20与锅炉18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200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γ源现场拍片支架
- 下一篇:低温作用下含瓦斯煤微观结构变化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