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纸薄膜热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9094.0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7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春 |
主分类号: | B26F1/40 | 分类号: | B26F1/40;B26D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纸 薄膜 热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纸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纸薄膜热切机。
背景技术
塑料纸是加工纸的一种。外观像层状塑料的制品。坚韧而轻薄,具有防水、耐酸和耐碱等优越性质。供制造玩具、家具、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外壳等的代用品。塑料纸的使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使用塑料纸包装礼品,制作广告和进行蔬菜种植等等。塑料纸薄膜使用广泛,是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
塑料纸薄膜生产过后,需要进行切割加工,而传统的塑料纸薄膜切割方式非常简单,大多采用裁剪刀裁剪塑料纸薄膜,可是因为塑料纸薄膜很轻易变形,且脆弱,裁剪机的压力会使得塑料纸薄膜撕裂或是变形,造成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工人负担加重,产品的质量竞争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塑料纸薄膜热切机,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运作,节省人工成本,切割有序,切割效率高,切割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纸薄膜热切机,包括工作平台和支撑架,支撑架设于工作平台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工作平台上分别设有输送机构和热切模座,热切模座位于输送机构的一侧,热切模座上设有断刀片,支撑架上设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上设有热切模头,热切模头上设有切刀片,切刀片与断刀片相对设置,工作平台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分别设有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一加热管连接热切模头,第二加热管连接热切模座;该热切机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运作,节省人工成本,切割有序,切割效率高,切割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
进一步,工作平台上设有斜台,斜台靠近热切模座,切断后的塑料纸薄膜片统一落在斜台上,工作结束后,方便收集,减少整理时间。
进一步,斜台的两侧均设有安装块,工作平台上均匀分布有安装孔,安装孔与安装块相对应,将安装块对准不同位置上的安装孔,再上钉固定,可适应性地改变斜台与热切模座之间的距离,方便收集塑料纸薄膜片,防止由于斜台与热切模座间距过近导致塑料纸薄膜片杂乱堆积在一起,或由于斜台与热切模座间距过远,切断后的塑料纸薄膜片直接掉落在斜台与热切模座之间,影响塑料纸薄膜片的收集。
进一步,斜台的两侧均设有挡板,挡板的设置防止落在斜台上的塑料纸薄膜片不会直接从两侧滑落,而是顺势沿着斜台表面滑落到最低端,方便收集。
进一步,工作平台底面的四个边角上均设有支座,支座提升了工作平台的高度,使得工作平台脱离地面,不会和地面产生直接接触,通过支座来代替摩擦,延长了工作平台的使用寿命,支座制造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平台上设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上输送有塑料纸薄膜,加热装置通过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分别对热切模头和热切模座进行加热,切刀片和断刀片都获得热能,当塑料纸薄膜一端离开输送机构后,驱动气缸执行动作,带动热切模头向下运动,切刀片跟着向下运动,切刀片与断刀片相对设置,当切刀片接触到塑料纸薄膜后,带动塑料纸薄膜继续下压,当切刀片接触到断刀片后,塑料纸薄膜受到双重热切割作用,立即被切断分离,不会变形,被切断的塑料纸薄膜片落在斜台上,顺势沿着斜台表面滑落到最低端,方便统一收集,驱动气缸回缩,带动热切模头回退,进行下一次动作,如此循环,可切割出同一尺寸的塑料纸薄膜片,方便投入生产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自动化运作,节省人工成本,切割有序,切割效率高,切割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纸薄膜热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气缸和热切模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平台和斜台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平台;2-支撑架;3-支座;4-输送机构;5-热切模座;6-断刀片;7-驱动气缸;8-热切模头;9-切刀片;10-加热装置;11-第一加热管;12-第二加热管;13-斜台;14-挡板;15-安装块;1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春,未经王丽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9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