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不同充电需求的微电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8437.1 | 申请日: | 201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5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程杉;孙伟斌;王贤宁;苏高参;刘震;丁枭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7/35;B60L11/18;H02J3/3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电动汽车 不同 充电 需求 电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不同充电需求的微电网,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由于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紧张、减轻大气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设施。目前运行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存在以下缺点:
(1)、充电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多种充电形式的需求;
(2)、电能供给完全依赖电网,没有使新能源微电网技术得到合理的利用。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系统的设计,对电动汽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能源来源于电网,而电网的发电主要是依靠煤炭,因此虽然解决了燃油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但是同样会由于煤炭消耗的增加引起新的污染问题。由此可知,如果电动汽车的能源完全来源于电网,电动汽车零污染、零排放的优点,将很快被发电站的污染而取代。当前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是既能够满足电动汽车不同充电形式的需求,也能够合理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不同充电需求的微电网,能够满足电动汽车不同充电形式的需求,同时具备不影响原有供配电系统、安装方便、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不同充电需求的微电网,包括配电系统、充电系统、换电系统、储能系统、光伏系统,配电柜、双向逆变柜。所述配电系统包括配电网进线、变压器断路器、变压器、开关柜,变压器断路器一端与配电网进线连接,变压器断路器另一端与变压器的高压侧连接,开关柜一端与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开关柜另一端与交流母线L1连接。
配电柜一端与交流母线L1连接,配电柜另一端与传统负荷连接。
所述充电系统包括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母线L1连接,交流充电桩的输出端与第一类型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连接;直流充电桩输入端与交流母线L1连接,直流充电桩的输出端与第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连接。
所述换电系统包括集中充电柜、换电设备,集中充电柜输入端与交流母线L1连接,集中充电柜输出端与第三类型电动汽车所换下的电池连接;换电设备与交流母线L1连接,换电设备用于配合集中充电柜完成第三类型电动汽车的换电池工作。
双向逆变柜交流端与交流母线L1连接,双向逆变柜直流端与直流母线L2连接。
所述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储能电池柜,储能电池柜与直流母线L2连接。
所述光伏系统包括光伏汇流柜、光伏板,光伏汇流柜一端与直流母线L2连接,光伏汇流柜另一端与光伏板连接。
所述开关柜设置有并/离网断路器。
所述配电柜至少为一个,每个配电柜包含断路器和配电箱串联支路。
所述交流充电桩至少为一个,每个交流充电桩包含断路器和交流充电机串联支路。
所述直流充电桩至少为一个,每个直流充电桩包含包含断路器和直流充电机串联支路。
所述集中充电柜至少为一个,每个集中充电柜包含断路器和分箱充电机串联支路。
所述换电设备至少为一个,每个换电设备包含断路器和换电机器人串联支路。
所述双向逆变柜至少为一个,每个双向逆变柜包含断路器和双向AC/DC逆变器串联支路。
所述储能电池柜至少为一个,每个储能电池柜包含断路器和储能电池串联支路。
所述光伏汇流柜至少为一个,每个光伏汇流柜包含断路器和DC/DC转换器串联支路。
所述交流母线L1为0.38kV交流母线,直流母线L2为0.4kV直流母线。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不同充电需求的微电网,优点在于:
1:所述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集中充电柜和换电设备,可满足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更换电池的需求。
2:所述光伏系统与储能系统共用一个双向逆变柜;相较光伏系统直接与交流母线L1连接,可节省至少一个电压转换柜。
3:所述储能电池柜包括蓄电池,所用蓄电池为电动汽车梯次利用的动力电池。
4:所述光伏板所发电能,可经光伏汇流柜和直流母线L2向储能电池柜中蓄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8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平板电脑充电柜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自供电定位照明拍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