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利用系统用蓄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7306.1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7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冉超;徐明波;邹镇;石兴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27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利用 系统 蓄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利用系统用蓄水池。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地下水使用越来越多,地下水的水位也在下降,而雨水渗透到地下就能够补充地下水,然而雨水渗透到地下,又从地下抽取,中间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现在对于雨水的利用不多,因此,设计一种回收雨水利用的系统就成了必然,然而在雨水的回收中,蓄水池是必要条件,然后现在使用的蓄水池只能进行储水,如果水量过大就只能关闭进水口,雨水还会在街道路面积水。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蓄水池,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雨水利用系统用蓄水池,能够储存水,水量大还能对地下水进行补充,有效的解决雨水排放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雨水利用系统用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所述蓄水池本体底面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蓄水池本体底面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渗排阀门,所述排水管的端部连接有渗排管,所述蓄水池本体底面上设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与排水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的一端密封固定在蓄水池本体的底面,另一端靠近蓄水池本体的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的高度为蓄水池本体高度的2/3-3/4。
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与蓄水池本体的底面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有2-4根,且均匀设置在蓄水池本体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溢水管内壁和外壁面均设有防腐蚀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雨水利用系统用蓄水池,雨水进入蓄水池本体后,储存在蓄水池本体内,雨水量过大时,雨水通过溢流管进入排水管道,经由排水管道到达渗排管,通过渗排管排到地下,对地下水进行补充,能够持续对雨水进行采集,保证市政街道路面不会形成积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池本体;2、溢水管;3、排水管道;4、渗排阀门;5、渗排管;6、防腐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的一种雨水利用系统用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1,蓄水池本体 1底面设有排水管道3,排水管道3与蓄水池本体1底面上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内设有渗排阀门4,排水管的端部连接有渗排管5,蓄水池本体1底面上设有溢水管2,溢水管2与排水管道3相连通。
溢水管2的一端密封固定在蓄水池本体1的底面,另一端靠近蓄水池本体1 的顶面。
溢水管2的高度为蓄水池本体1高度的2/3-3/4。
溢水管2与蓄水池本体1的底面相垂直。
溢水管2有2-4根,且均匀设置在蓄水池本体1的底面上。
溢水管2内壁和外壁面均设有防腐蚀层6。
在实际使用时,将雨水采集后输入本申请的蓄水池中,供市政工程使用,当雨水量过大时,进入蓄水池的雨水通过溢水管2流至渗排管5,进而排放出去,对地下水进行补充,提高了雨水渗透的速度,有利于排放街道路面的雨水,防止雨水过多形成积水,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不便。
溢水管2设置2-4根,提高排水效率。
由于雨水偏弱酸性,在溢水管2内壁和外壁设置防腐蚀层6,对溢水管2进行保护,防止溢水管2上出现漏水孔,而影响蓄水池的储水量。
蓄水池本体1底部的渗排阀门4用来定期排放蓄水池内的水,避免水存储时间过长而变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装置,使用方便,适合推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顾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7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壳及手机
- 下一篇:摄像头的盖板组件、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