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水回收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4814.4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2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良;曾娘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建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B01D29/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回收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水剂废水回收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回收套件。
背景技术
目前,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其中,减水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进一步的,在减水剂出厂前,需要在实验室内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并且还需要对减水剂在混凝土上的使用效果进行测试,而这些测试都会产生的大量的废水,减水剂实验测试废水的含水量达到90%上,传统的方式是直接将将这些废水排至下水道内,这样,会污染环境,也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对环境污染程度以及能够节约水资源的废水回收套件。
一种废水回收套件,包括:实验室废水回收池、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废水沉淀池、用水设备及过滤组件,
所述实验室废水回收池包括支架、废水回收盆及实验室废水流出管,所述废水回收盆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与所述废水回收盆连通;
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包括混凝土实验池体、废水回收池体及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所述混凝土实验池体开设有废水流出口,所述废水流出口的出水方向朝向所述废水回收池体设置,所述废水回收池体与所述混凝土实验池体连通,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与所述废水回收池体连通;
所述废水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综合废水流入管及上清液流出管,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实验室废水流出管及所述混凝土实验废水流出管连通,所述沉淀池体分别与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的第二端及所述上清液流出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上清液流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用水设备连通;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渣网、第二滤渣网、第三滤渣网及泄污管,所述第一滤渣网、所述第二滤渣网及所述第三滤渣网间隔设置于所述沉淀池体内,且所述第一滤渣网朝向所述综合废水流入管设置,所述第三滤渣网朝向所述上清液流出管设置,所述第一滤渣网、所述第二滤渣网及所述第三滤渣网的滤孔依次增大,所述泄污管与所述沉淀池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体具有中空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污管具有圆管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渣网到所述第二滤渣网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滤渣网到所述第三滤渣网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污管包括第一泄污管体、第二泄污管体及第三泄污管体,所述第一泄污管体、第二泄污管体及第三泄污管体分别与所述沉淀池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泄污管体邻近所述第一滤渣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泄污管体邻近所述第二滤渣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泄污管体邻近所述第三滤渣网设置。
上述废水回收套件通过设置实验室废水回收池、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废水沉淀池及用水设备,能够将实验室废水和混凝土实验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并通入用水设备内重新使用,既能够节约水资源,又能够减少对环境污染程度。此外,此外,从综合废水流入管流出的综合废水经过第一滤渣网、第二滤渣网及第三滤渣网过滤后,能够提高废水沉淀池的杂质沉淀效果。泄污管用于排出沉淀池体内的淤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废水回收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实验室废水回收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废水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混凝土实验废水回收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废水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建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建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4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脱泡处理装置
- 下一篇:减水剂实验测试废水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