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4007.2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熊思;高心岗;吴得福;王成龙;王强;王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G01N21/01;G01F23/3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7227 | 代理人: | 苗彩娟,王月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透明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非常重视,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至2030年将完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透明度是城市黑臭水体分级评价的指标之一,现阶段检测透明度指标一般为黑白盘法和铅字法两种。
黑白盘法即塞氏盘法,是一种现场原位测定透明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塞氏盘沉入水中,以刚好看不见塞氏盘时的水深(单位:cm)表示透明度。铅字法主要根据检验人员的视力来观察水样的澄清程度,该方法采用长33cm、内径2.5cm的具有刻度的玻璃筒作为透明度计,筒底有一磨光玻璃片,检测人员从透明度计的筒口垂直向下观察,以刚好能清楚地辨认出其底部的标准铅字印刷符号时的水柱高度(单位:cm)为该水样的透明度,超过30cm时为透明水。
上述方法均以人工操作为主,操作受检验人员的主观影响较大,准确度不高,检测结果误差较大;同时上述方法易受照明、天气等外界条件的影响,需要进行多次或数人测定,检测效率低。而基于上述方法的透明度水体检测装置,也无法满足黑臭水体的在线实时自动检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水体透明度检测准确度不高、检测结果误差大、检测效率低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识别、操作简单、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高的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包括通过挡板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容量器和第二容量器,所述挡板设有溢流口,第一容量器与第二容量器通过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一容量器内设有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测试桶、位于测试桶一侧的液位传感器以及位于测试桶底部下方的识别标志,测试桶的顶部设有摄像头,第一容量器下部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泄流阀;所述第二容量器的上部设有溢流管,下部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识别标志刻印在位于测试桶下方的有机玻璃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桶的下方还设有刷头,刷头位于测试桶与有机玻璃片之间,所述刷头与设置在第一容量器顶部的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试桶为有机玻璃制作而成的透明桶体。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上安装有浮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量器内设有ORP电极传感器、或DO电极传感器、或ORP电极传感器和DO电极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识别标志为数字、字母、其他任意形状的图案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摄像头和液位传感器相结合,通过摄像头实时记录水位下降过程画面,获取能够清楚识别测试桶底部下方刻印的识别标志的视频画面,通过液位传感器实时记录测试桶中待测水体的水位位置,能够自动实现黑臭水体的透明度检测,实时监控水体,自动化程度高,检测效率大大提高,检测精度高。
(2)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将进样单元和检测单元高度集成化,便于仪器小型化和便携式,可随时进行试验,便于使用。
(3)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耐用、防腐蚀,第一容量器、第二容量器均采用防腐蚀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溢流管、出水管和进水口均为PVC管,增加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水体透明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板,2、第一容量器,21、测试桶,22、液位传感器,23、识别标志,24、摄像头,25、进水口,26、泄流阀,27、刷头,28、电机,29、浮球,3、第二容量器,31、溢流管,32、出水管,33、ORP电极传感器,34、DO电极传感器,4、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佳明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4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