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基座运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3048.X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8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王辉;陈波;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28 | 分类号: | B66C23/28;B66C23/62;B66C23/8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王淳景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自动 顶升廻转式多吊机 基座 运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基座运行平台,它适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
背景技术
当今超高层建筑多设计为外框钢结构+核心筒+伸臂桁架的结构形式,为提高施工功效,巨型柱、巨型斜撑、环带桁架、伸臂桁架等钢结构构件分段后的重量通常达到70余吨。为吊装这些巨型构件,需配备M1280D、ZSL2700这些最大吊装能力达一百吨的大型动臂式塔吊。由于这些重型构件环绕于超高层核心筒周边,通常需配备2~4台大型动臂式塔吊,然而,这些重型构件的数量占总体吊装次数的5%左右,大量的轻型构件仍采用大型塔吊吊装,塔吊功效未充分发挥,且费用支出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基座运行平台,它可以优化吊机配置,充分发挥吊机调运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体自动顶升廻转式多吊机基座运行平台,该运行平台包括安装在核心筒剪力墙体上的支承顶升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承顶升系统的支撑立柱顶部的钢平台系统以及安装在所述钢平台系统上的吊机系统,该运行平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与钢平台系统之间的廻转驱动系统,
所述廻转驱动系统包括回转支承上连接支座、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承上连接支座)内部的液压马达组、设置在所述回转支承上连接支座底部的回转支承以及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承底部的回转支承下连接支座,所述液压马达组与回转支承之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以使回转支承上连接支座和回转支承在液压马达组的驱动下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回转支承下连接支座安装在支撑立柱的顶部,所述回转支承上连接支座安装在钢平台系统的底部;
所述吊机系统包括一台大型吊机和至少一台中小型吊机。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钢平台系统为空间桁架结构,其包括中心桁架、呈十字布设在所述中心桁架上的片状桁架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片状桁架各端部的塔吊支撑基座,所述中心桁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回转支承上连接支座上,所述塔吊支撑基座与安装于其上的吊机相适配。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承顶升系统包括爬墙式承力结构、下支承架、上支承架、顶升油缸、支承立柱和抗侧装置,所述爬墙式承力结构固定连接在核心筒剪力墙上,所述下支承架和上支承架分别设置在爬墙式承力结构的下部和上部,所述顶升油缸设置在下支承架与上支承架之间,所述支承立柱固定安装在上支承架上,一对所述抗侧装置上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支承立柱与核心筒剪力墙之间。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承立柱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顶部立柱、转接立柱和抗侧立柱,所述顶部立柱为格构柱结构,其顶部与回转支承下连接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接立柱为空间桁架结构,其固定安装在上支承架上,且两端伸出上支承架设置,一对所述抗侧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转接立柱的顶部四周和抗侧立柱的底部四周与核心筒剪力墙(5)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廻转驱动系统,其回转支承上连接支座上设置有与回转支承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的液压马达组,通过液压马达组驱动回转支承和回转支承上连接支座发生相对回转运动,实现回转支承上连接支座在高空中的回转动作,为钢平台系统提供回转动力,实现钢平台系统的廻转,进而带动安装在钢平台系统上的吊机在超高层建筑平面上的360°全方位的位置变动,增大了吊机在施工场地内的运载范围,提高了吊机的吊运效率,所以,在整个建筑结构建造过程中,仅需配置一台大型动臂式塔吊满足超高层重型构件的吊装需求,同时根据需吊装构件的数量、重量搭配多台中小型吊机,就可解决分布在核心筒周边外框钢结构的吊运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配置,优化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吊机配置,发挥不同型号塔机的吊运能力,充分利用各个塔机的工作性能,减少了大型动臂式塔吊的数量,减少了垂直运输设备的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顶升系统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廻转驱动系统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平台系统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3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