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开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92581.4 | 申请日: | 2016-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6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明;林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邦道律师事务所11437 | 代理人: | 薛艳,曹琪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开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孔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开孔器。
背景技术
在压水堆EPR核电站建造过程中,需在每块贯穿件底板上钻出若干个预留孔,贯穿件底板为3-4mm厚的不锈钢。目前使用液压开孔器在贯穿件底板上开孔,如图1所示,现有的液压开孔器15包括牵引螺杆10、冲头11、冲模12和液压装置13,使用时,第一步,将牵引螺杆10的A端旋入液压装置13中,即牵引螺杆10与液压装置13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二步,将冲模12从牵引螺杆10的B端套在牵引螺杆10上,同样地,将预埋件底板14套在牵引螺杆10上,预埋件底板14上已经预先开了引导孔16,以供牵引螺杆10穿过;第三步,将冲头11也套在牵引螺杆10上,冲头11设有内螺纹,这样冲头11与牵引螺杆10的B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第四步,开启液压装置13,液压装置13对牵引螺杆10产生向右的牵引力,牵引螺杆10向右移动,冲头11也向右移动,冲头11开始剪切预埋件底板14,冲头11逐渐向右移动直至将预埋件底板14剪通,这样就完成了在预埋件底板14上开孔的作业。其中,在开孔时,牵引螺杆10会受到很大的拉力和交变载荷,而牵引螺杆10和冲头11又为螺纹连接,牵引螺杆10在反复受拉的情况下,受力无法达到完全一致,牵引螺杆10与冲头11连接的位置就很容易提前疲劳,导致牵引螺杆10弯曲、滑丝或突然性断裂,存在安全隐患,且牵引螺杆10使用寿命短,现场施工因频繁更换牵引螺杆10而增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液压开孔器使用寿命短、存在安全隐患且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压开孔器,包括牵引拉杆、冲头、冲模和液压装置,所述牵引拉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设有挡块,使用时,所述牵引拉杆设有螺纹的一端穿过冲模、待开孔的贯穿件底板和冲头,再与所述液压装置连接,所述冲模或冲头抵靠于所述挡块上。
其中,所述牵引拉杆未设有螺纹的一端的半径大于设有螺纹的一端的半径。
其中,所述挡块为圆形。
其中,所述挡块为正六边形。
其中,所述液压装置为手动液压泵。
本实用新型液压开孔器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开孔器开孔时,挡块对冲模产生压力,冲模对贯穿件底板产生压力,贯穿件底板对冲头产生压力,冲头固定不动,从而利用冲头在贯穿件底板上开孔。与现有的液压开孔器的牵引螺杆与冲头之间为螺纹连接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拉杆直接穿过冲头,未使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这样能够避免牵引拉杆与冲头连接的位置提前疲劳,导致牵引拉杆弯曲、滑丝或突然性断裂,同时冲模和冲头的受力也更均匀,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牵引拉杆的使用寿命。由于牵引拉杆的使用寿命增加,开孔过程中,使用的牵引拉杆的数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开孔器操作简单、速度快,减少了更换牵引拉杆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拉杆未设有螺纹的一端的半径大于设有螺纹的一端的半径,这样能够增加牵引拉杆的强度,使本实用新型的开孔器不仅可冲压4mm厚的不锈钢,还可以冲压碳钢板和镀锌钢板,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液压开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开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压开孔器25包括牵引拉杆20、冲模21、冲头22和液压装置23,牵引拉杆20的一端设有螺纹,牵引拉杆20的另一端设有挡块27。使用时,牵引拉杆20设有螺纹的一端依次穿过冲模21、待开孔的贯穿件底板24和冲头22,其中,冲模21抵靠于挡块27上;或者牵引拉杆20设有螺纹的一端依次穿过冲头22、待开孔的贯穿件底板24和冲模21,冲头22抵靠于挡块27上;牵引拉杆20设有螺纹的一端再与液压装置23连接。
其中,牵引拉杆20的一端设有螺纹,这样是为了将牵引拉杆20与液压装置23连接。与现有的液压开孔器不同的是冲头22中不用设置内螺纹,本实用新型的开孔器是利用挡块27的限位作用来固定冲头22的位置的。挡块27可以为圆形或正六边形,液压装置23为手动液压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2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捏按钮式开合压力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厨房的新结构锅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