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支撑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2180.9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世林博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8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225411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螺旋 折流板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支撑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内一般只有一个螺旋折流板,螺旋折流板上设置有孔,各换热管分别穿过螺旋折流板上的孔固定于换热器的壳体内部,靠近壳体表面的流体在流动时流速较低,传热效果不理想,单螺旋通道使换热器内部受到振动较大,换热器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在换热器壳体中心区域需要加装一定直径的假管,降低了壳体空间的利用率,使得换热器紧凑性较差;同时螺旋折流板一般由多块扇形板通过搭接而成的,搭接处存在三角区,造成螺旋“之”字流,从而影响换热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控制振动,减少污垢沉积的自支撑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支撑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壳体、换热管、螺旋折流板和管板,所述管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各所述换热管均匀排布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管板上对应所述换热管设有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与所述管板上的孔相连接,各所述换热管上均缠绕一根所述螺旋折流板,各所述螺旋折流板与相邻的换热管相切,靠近所述壳体的螺旋折流板还与所述壳体相切形成自支撑结构。
基于上述,所述螺旋折流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换热管上。
基于上述,所述管板上对应各所述螺旋折流板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螺旋折流板的两端卡入对应的凹槽内。
基于上述,所述螺旋折流板包括若干螺旋折流板单元,所述螺旋折流板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扣结构,所述螺旋折流板单元之间通过所述卡扣结构首尾相连形成连续的螺旋曲面。
基于上述,各所述螺旋折流板均沿顺时针方向螺旋。
基于上述,所述螺旋折流板的螺旋圈数为8~12圈,长度为400~840mm,螺距为50~70 mm。
基于上述,基上所述,每个螺旋折流板厚度为2~4 mm。
基于上述,所述螺旋折流板的起始圆半径为12~16 mm。
基于上述,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一个壳程进口管和一个壳程出口管,所述壳程进口管和所述壳程出口管的外侧母线与所述壳体相切,使流体形成侧进侧出的流动方式。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各所述换热管上均缠绕着一个所述螺旋折流板,可以增加壳程流体螺旋冲刷管束的程度,增大壳程流体湍流强度,提高流体流动的扰动程度,使冷热流体充分掺混,有利于减少换热器内部污垢沉积,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充分利用换热面积,从而有效的改善换热器传热性能。
2.所述螺旋折流板与相邻的换热管相切,靠近所述壳体的螺旋折流板还与所述壳体相切形成自支撑结构,其既可以改变流体流向,使流体以螺旋流的方式冲刷管束,同时也起到支撑管束作用,而且所述螺旋折流板在壳体内形成相互平行的多螺旋通道,在相同的壳体内径和螺旋角度下所述螺旋折流板的螺距更小,支撑点增多,所述螺旋折流板对管束的支撑效果更好,避免由于振动对换热器造成的损伤。
3.所述管板上对应各所述螺旋折流板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螺旋折流板的两端卡入对应的凹槽内,所述螺旋折流板为若干所述螺旋折流板单元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形成的连续螺旋曲面,避免形成三角区,减少污垢沉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支撑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任一根所述换热管上缠绕着所述螺旋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旋折流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扣结构;2.壳程进口管;3. 螺旋折流板;4.壳体;5.换热管;6.管板;7. 壳程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世林博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世林博尔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2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 下一篇: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