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保护自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90493.0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8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控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9 | 分类号: | G06F21/7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31127 | 代理人: | 吴玮,单大义 |
地址: | 201412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保护 自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数据保护自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大容量高速SSD也越来越普及,目前SSD持续读写速度最高达1.1GB/s,1GB/s,这是传统磁碟完全不能比的,SSD固态硬盘同HDD硬盘对比存在很多优势,SSD在国防、航空、工业、包括个人电脑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使得SSD数据安全备受关注。现有的已知的数据清除技术包括:1.使用驱动器内置的“擦除单元”命令,这是ATA时代的擦除命令,测试了12个SSD设备只有4个设备完成了擦除,可是事实上所有数据还是可以访问;2.覆盖写入整个磁盘,其是把所有数据改写成1或者0或者任意数—重复这个过程会花费很长时间,随着硬盘容量不但增大,覆盖重写会耗时更长;3.消磁法,消磁法对HHD起作用,对SSD却完全不起作用;而对于单一文件的清除:SSD设备如果总在同一个块上进行写入和重新写入操作,就会很快损坏,所以FTL会再所有可用的存储空间之间进行平衡,让写入负荷变得均衡,所以文件经过改写后会在硬盘中留下很多个片段,当擦除单个文件时,FTL无法找到文件之前所有的片段,所以SSD所有单一文件覆盖清除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只能覆盖当前片段,无法删除负荷均衡过程中的文件片段。综上所述,SSD数据快速擦除,用现有软件或命令根本不可能做到。
为保护隐私、机密、成果不外泄,需要有一种快速可靠的销毁数据的方法,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销毁数据,保护技术成果或机要数据不外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上述的SSD固态硬盘采用传统的擦除或重写根本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数据保护自毁系统,在SSD接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前增加自毁电路,直接烧毁SSD内部的存贮颗粒,从而保护其中的特种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数据保护自毁系统,所述的数据保护自毁系统包括SSD硬盘、硬盘供电回路、自毁启动电路、自毁负压恒流电路及电源选择回路,所述的硬盘供电回路将输入的硬盘电源进行整流滤波后作为SSD硬盘的正常供电回路,硬盘供电回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源选择回路,自毁负压恒流电路的输入端接有外部电源,自毁负压恒流电路将输入的外部电源进行限流后连接至电源选择回路,所述的电源选择回路的输入端由硬盘供电回路及自毁负压恒流电路分别提供不同电源,电源选择回路的输出端连接至SSD硬盘,在电源选择回路上另接有自毁启动电路,电源选择回路正常使用时采用硬盘供电,自毁启动时由自毁启动电路驱动其中的MOS管通断,使得自毁负压恒流电路产生负电压,SSD硬盘的供电由原来的+5V变为-6V,从而直接烧毁SSD硬盘内的存储颗粒。
所述的SSD硬盘包括电源、控制器、数据接口及若干存储颗粒,所述的电源分别连接并供电至控制器及各存储颗粒,各存储颗粒的数据端口通过数据总线连接至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连接至数据接口,由外部的硬盘数据线通过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的自毁启动电路带有自毁开关,并采用双倍镜像电路控制自毁启动,所述的双倍镜像电路带有MOS管用以防止掉电触发,双倍镜像电路还设有三极管用以防止上电触发,从而限定自毁启动电路的初始状态,保证上电断电时数据保护自毁系统稳定在非自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控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控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0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屏蔽卡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