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190173.5 | 申请日: | 2016-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卫腾飞;周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力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无线 传输 信息处理 系统 | ||
1.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红外线接收头(HS)、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所述红外线接收头(HS)、报警模块和灯光指示模块均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热释传感器(PIR)、稳压管(VT1)、逻辑控制器、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二电容(C12),所述处理器型号为BISS0001,逻辑控制器型号是LY110C;所述处理器、热释传感器(PIR)、逻辑控制器依次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的引脚8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3连接,第十二电阻(R12)两端分别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1和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连接,同时,第十二电容(C12)一端与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1连接,另一端接地,红外线接收头(HS)的引脚2接地;灯光指示模块包括第一稳压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逻辑控制器的引脚4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稳压管(D1)的阳极接正5V电源;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3,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一端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4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七电容(C7)一端连接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其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9)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管(VT1)的引脚2与第一稳压管(D1)的阴极连接,稳压管(VT1)的引脚3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蜂鸣器(B)、第十三电阻(R13),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稳压管(VT1)的引脚2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与蜂鸣器(B)的负极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与蜂鸣器(B)的正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处理器的引脚11和引脚9均与稳压管(VT1)的引脚1连接,处理器的引脚2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0连接,第三电容(C3)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8连接,其另一端接地,处理器的引脚14与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2连接,同时处理器的引脚14、第七电阻(R7)、第十电容(C10)和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2依次连接,所述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1与第九电阻(R9)和第十一电容(C11)之间的线路连接,处理器的引脚8、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容(C11)、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依次连接,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1连接在第九电阻(R9)与第十一电容(C11)连接的线路上,热释传感器(PIR)的引脚3与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连接,逻辑控制器的引脚11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无线传输的微盘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八电容(C8)、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4连接,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在第一电容(C1)与处理器的引脚4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3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在第二电容(C2)与处理器的引脚6连接的线路上,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5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和引脚7接地;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三电阻(R3)、第八电容(C8)、处理器的引脚13依次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引脚16、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五电阻(R5)依次连接,第五电阻(R5)接地,第四电阻(R4)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6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5连接,第六电容(C6)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3连接,其另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2连接,第六电阻(R6)并联在第六电容(C6)两端,第八电阻(R8)一端与处理器的引脚10连接,其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力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力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901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料(ZAP20505A‑6)
- 下一篇:一种温控器电源板外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