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蜗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9751.3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0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余果;黄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自贡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22 | 分类号: | F16H5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蜗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杆,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变频蜗杆。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造、航空、机械、电力、游乐、交通、航海等领域,都存在需要传导动能的装置,其中一个重要装置就是蜗杆蜗轮系统。通常情况下,蜗轮及蜗杆机构常被用于两轴交错、传动比大、传动功率不大或间歇工作的场合。传统的蜗轮及蜗杆机构具有如下特点:1、可以得到很大的传动比,比交错轴斜齿轮结构紧凑;2、啮合齿面间为线接触,其承载能力大大高于交错轴斜齿轮机构;3、具有自锁性;4、蜗杆传动相当于螺旋传动,为多齿啮合传动,故传动平稳、噪音很小;5、传动效率较低,磨损较严重;6、蜗杆轴向力较大。
长期以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能量传导的各种要求也随之出现,简单地动能传输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动能与势能、动能与动能之间频率的转换传输也必须得到满足,同时还会出现要求传递中做差时传递动力的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变频电机或电子变频装置或变速箱装置来完成,而上述装置都存在配套实施复杂、设备重量大、安装维护困难以及更换麻烦等问题,而且都不适宜于动能微量变化的传递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微量变频或者短时规律性变频来说,现有技术中的能量传递设备均需要借助诸如变频电机或电子变频装置或变速箱装置等设备来实现,从而造成配套实施复杂、设备重量大、安装维护困难以及更换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蜗杆,该变频蜗杆与与之配套的轴向可变蜗轮配套使用,可以在省去诸如变频电机或电子变频装置或变速箱装置等设备的情况下既能满足微量变频或者短时规律性变频的需要又可以传递动能,而且同时具备重量轻,尺寸紧凑,便于安装维护和更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变频蜗杆,包括蜗杆本体,蜗杆本体为圆柱体,所述蜗杆本体的圆柱面上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沿蜗杆本体的轴线分布于蜗杆本体的圆柱面上,整个齿槽呈连续螺旋型,且齿槽在蜗杆本体的轴线方向上的槽距不相等。本实用新型与配套的轴向可变蜗轮配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轴向可变蜗轮作为主动轮,即力矩传递方,轴向可变蜗轮的键齿为轴向可变键齿,并通过键齿挤压所述变频蜗杆的齿槽侧壁而传递动能,由于变频蜗杆的齿槽在蜗杆本体的轴线方向上的槽距不相等,而轴向可变键齿可以根据变频蜗杆的运动情况和在齿槽中所处位置作出相应的细微的方向调整,从而保证变频蜗杆持续直线运动,当轴向可变蜗轮的转速一定时,变频蜗杆的直线运动速度会因为槽距不等而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直线运动变频需求。整个过程并没有用到诸如变频电机或电子变频装置或变速箱装置等设备,重量轻,尺寸紧凑,便于安装维护和更换,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蜗杆本体的轴线方向上,相邻齿槽的槽距由蜗杆本体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槽距设置为规律性变化,即槽距由蜗杆本体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大,当轴向可变蜗轮的转速一定时,可以实现变频蜗杆的直线运动速度的规律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的槽口比槽底宽。本实用新型的齿槽的槽口尺寸大于槽底尺寸,一方面方便轴向可变蜗轮的键齿卡入齿槽,另一方面可以增大键齿与齿槽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好的力矩传递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齿槽的槽型为等腰梯形。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通过改变轴向可变蜗轮的转动方向来改变变频蜗杆的直线运动方向,将齿槽的槽型设置为等腰梯形,与轴向可变蜗轮的键齿相匹配,无论变频蜗杆朝哪个方向运动,在同一位置,键齿与齿槽的受力接触面积相同,从而加强变频蜗杆及轴向可变蜗轮机构在整个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减少噪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齿槽槽距在蜗杆本体的轴线方向上不一致,而配套的轴向可变蜗轮的轴向可变键齿可以在变频蜗杆的齿槽中根据实际位置和运动方向作出相应的细微的方向调整,从而在轴向可变蜗轮转速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变频蜗杆的直线运动速度的变化,达到变频目的。
2、本实用新型在省去诸如变频电机或电子变频装置或变速箱装置等设备的情况下既能满足微量变频或者短时规律性变频的需要又可以传递动能,而且同时具备重量轻,尺寸紧凑,便于安装维护和更换的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齿槽的槽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自贡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自贡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9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线故障指示装置
- 下一篇:电力地埋线漏电故障测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