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位稳定的循环水池自动补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9392.1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8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冯素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时光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西区陈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位 稳定 循环 水池 自动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厂循环水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位稳定的循环水池自动补水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电厂循环水系统是电厂耗水量最大的系统,一方面由于循环水常年水温在10~40℃范围内,因此存在较多的蒸发损耗。此外由于阳光充足,营养物质丰富,循环水有利于细菌生长和繁殖,导致循环水系统结垢、腐蚀和微生物滋生,为降低循环水系统结垢风险,除了严格控制循环水浓缩倍率外,部分循环水会作为污水排掉,这些损耗会导致循环水的总量减少。
另一方面由于燃气电厂的生产负荷受到厂家生产供气的影响,因此当上游厂家供气不足的时候,电厂常常会出现部分机组停机或者减小生产负荷的情况,这样对于循环水的需求就会降低,大量的循环水会流向循环水池,导致循环水池液面上升。
这几个方面使得循环水池的液面常常发生变化,为了使液面维持的合适的范围,目前一般由人工开关进水管上的闸阀进行补水,即采用间断补水操作模式,因受人员操作因素影响,造成循环水池水位控制不稳定,经常存在水池溢流,水位高度不足等现象,造成跑水损失,增加水耗,同时也因水位不足造成水泵气蚀现象,损坏设备,增加电耗。既增加了运行成本,还使循环水系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水位稳定的循环水池自动补水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自动对循环水池进行补水,安全性高,循环水系统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运行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位稳定的循环水池自动补水系统,包括抽水泵1、过滤器2和循环水池3,所述的抽水泵1经进水管路4与循环水池3连通,所述的进水管路4上设有第一阀门5,所述的过滤器2设置在进水管路4上,所述的循环水池3内设有位置可调的隔水板6,所述的隔水板6将循环水池3分为进水部和出水部,所述的隔水板6上设有连通孔,所述的连通孔处设有第二阀门7,所述的进水部设有与进水管路4连接的进水口8,所述的出水部设有出水口9,所述的出水口9与出水管路10连接,所述的出水部内设有水位传感器11,所述的水位传感器11与控制器12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12控制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7的开启与关闭;
还包括稳流机构,所述的稳流机构设置在进水部内,所述的稳流机构包括上稳流板13和下稳流板14,所述的上稳流板13和下稳流板14均是一端与循环水池3侧壁固连,另一端与隔水板6连接,所述的上稳流板1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贯通上稳流板13的第一贯通孔131,所述的下稳流板14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贯通下稳流板14的第二贯通孔141,所述的多个第一贯通孔131和第二贯通孔141交错布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回水泵15,所述回水泵15通过回水管路16与进水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稳流板13和下稳流板14与隔水板6均为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部和出水部内均设有过滤网17。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板6为高度可调隔水板。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板6底部和两侧均设有凸起,相应地,所述循环水池底部和两侧均设有多个隔水板容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池底部设有除杂口1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水位稳定的循环水池自动补水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位稳定的循环水池自动补水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自动对循环水池进行补水,回水泵的设置放置循环水池内发现憋压的现象,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位稳定的循环水池自动补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位稳定的循环水池自动补水系统中上稳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位稳定的循环水池自动补水系统中下稳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抽水泵;2-过滤器;3-循环水池;4-进水管路;5-第一阀门;6-隔水板;7-第二阀门;8-进水口;9-出水口;10-出水管路;11-水位传感器;12-控制器;13-上稳流板;131-第一贯通孔;14-下稳流板;141-第二贯通孔;15-回水泵;16-回水管路;17-过滤网;18-除杂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时光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时光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9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