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十辊可逆轧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9057.1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5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朱继乔;胡军;朱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2 | 分类号: | B21B1/32;B21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十辊 可逆 轧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逆轧机系统。
背景技术
不锈钢的生产过程中,对原料钢进行轧制,使得钢带变薄,从而生产出目标厚度的钢带;当需要获得较薄的钢带时,就需要对原料钢进行反复地轧制才能是的钢带变薄。然而,传统的不锈钢生产工艺对原料钢进行轧制的过程中,一般是在一条生产线上配置多台轧机,实现对钢带的反复轧制,使得钢带变薄,从而生产出的钢带达到目标厚度。这种生产线设备占据面积大,而且需要购买多台的轧机,导致生产成本高。此外,传统的不锈钢生产线对钢带进行轧制时,需要对钢带进行反复的上料、下料才能使得钢带在多台轧机上进行多次轧制,步骤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在一台机器上对钢带进行反复轧制,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二十辊可逆轧机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十辊可逆轧机系统,其包括:机体、上料机构、可逆轧机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可逆轧机机构、以及所述下料机构均设于所述机体,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对称设于所述可逆轧机机构的左、右两侧,且所述上料机构与所述下料机构结构相同;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支撑台、上料小车、开卷机、以及助卷器;所述助卷器安装在所述支撑台,所述开卷机设于机体,且位于所述助卷器内;所述支撑台的中间开设有通道,在所述通道内设有导轨,所述上料小车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助卷器和所述开卷机位于所述通道的上方;所述上料小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托辊,用以固定钢卷;所述车体的底部两侧均设有车轮,两所述车轮啮合在所述导轨;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升降杆位于两所述车轮之间,所述升降杆收容在所述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助卷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延伸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旋转安装于所述支撑台,所述壳体的内部凹陷形成有收容部,用以将所述开卷机收容在其内。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部的顶壁前端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弧形压合部,每一个所述第一弧形压合部与所述壳体的顶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油缸,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弧形压合部相对所述壳体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部的侧壁下端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弧形压合部,所述安装部的后壁对应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压合部均设有第二油缸,每一个所述第二弧形压合部连接所述第二油缸,由所述第二油缸驱动所述第二弧形压合部相对所述壳体旋转。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压合部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助卷辊,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压合部的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助卷辊;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压合部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三助卷辊,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压合部的后端之间连接有第四助卷辊。
进一步地,所述可逆轧机机构包括轧机组、左传送组以及右传送组,所述轧机组设于所述机体的中间位置,所述左传送组和所述右传送组分别设于所述轧机组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左传送组靠近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右传送组靠近所述下料机构;所述轧机组包括二十个工作辊,钢带自所述左传送组传送至二十个所述工作辊中进行轧制,然后再由右传送组传送至所述下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左传送组包括引料平台、转向辊、测张辊、以及下压部;所述测张辊和所述转向辊并排设置,所述测张辊靠近所述轧机组;所述下压部设于所述转向辊的上方,所述引料平台靠近所述转向辊的一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机体,另一端可自由摆动至所述支撑台。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部包括压辊以及下压臂,所述压辊设于所述下压臂的下端位置,靠近所述转向辊;所述下压部的顶部设有压辊油缸,由所述压辊油缸控制所述下压臂下降,使得所述压辊压在所述转向辊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臂的侧面设有调节油缸,用以调节所述下压臂的倾斜角度,使得所述压辊可以从多个角度下压至所述转向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二十辊可逆轧机系统,通过在所述可逆轧机机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钢带从所述上料机构传送至所述可逆轧机机构进行轧制,然后再传送至所述下料机构,完成一次轧制;接着,钢带再由所述下料机构再次传送至所述可逆轧机机构进行轧制,然后再传送至所述上料机构,完成二次轧制。如此往复进行多次轧制,实现在一台机器上对钢带进行多次轧制;从而避免使用多台的轧机,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有效减少钢带轧制过程中反复上料、下料次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宏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宏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9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管用TPE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的结构件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