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农业大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87341.5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6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峰;宁卫泉;赵桂寅;陈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鼎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大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和现代生态农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农业大棚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产业作为中国拥有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产
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西部地广人稀,光照条件优越,但是发展落后,电能消纳能力差,目前现状为西部光伏发电长途输送东部消纳,增加了大量的电量损耗。如何解决东部光伏可用土地稀缺问题,成为摆在中国光伏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农业大棚支架以其简易的安装拆卸、较高的性价比,成为种植粮食、水果的主要场地。目前国内的大棚几乎采用的小跨度,棚与棚之间的间距为1~3米,用于场地排水和产出作物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农业大棚支架,旨在利用农业大棚的间隙,并充分吸收利用阳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农业大棚支架,包括至少两组支架与光伏组件,相邻支架间安装有横梁,所述的支架包括地桩、立柱、斜支撑、斜梁、固定件、斜拉杆、檩条、抱箍装置,所述的地桩固定嵌入土中,立柱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地桩上,立柱上端固定有固定件,立柱上紧固有抱箍装置,且立柱上通过固定件与抱箍装置固定安装有两根斜支撑,两斜支撑上共同固定有斜梁,斜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用于固定支撑光伏组件的檩条;相邻两支架的右侧的斜支撑与左侧的斜支撑之间固定有横梁。
为了增大大棚的跨度,所述的横梁采用桁架梁。
为了增强大棚的稳定性,所述的相邻两支架的立柱之间连接有斜拉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农业大棚的间隙安装光伏系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结构装置简单,安装方便,结构稳定,具有大跨度、高发电量、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性质、不影响农业大棚内作物的生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光伏农业大棚支架,包括三组支架与光伏组件10,相邻支架间安装有横梁6,所述的支架包括地桩1、立柱2、斜支撑3、斜梁4、固定件5、斜拉杆7、檩条8、抱箍装置9,所述的地桩1固定嵌入土中,立柱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地桩1上,立柱2上端固定有固定件5,立柱2上紧固有抱箍装置9,且立柱2上通过固定件5与抱箍装置9固定安装有两根斜支撑3,两斜支撑3上共同固定有斜梁4,斜梁4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用于固定支撑光伏组件10的檩条8;相邻两支架的右侧的斜支撑3与左侧的斜支撑3之间固定有横梁6;所述的横梁6采用桁架梁;所述的相邻两支架的立柱2之间连接有斜拉杆7。
将横梁6安装于相邻两支架的右侧的斜支撑3与左侧的斜支撑3之间构成两个大棚横梁,并可使得大棚与大棚保留有用于场地排水和产出作物运输的空隙,再利用两斜支撑3安装斜梁4并安装光伏组件10,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间形成“上可发电,下可种植”的发电模式。相邻两支架的立柱2之间连接有斜拉杆7,使得大棚的结构更加稳定。斜支撑3、斜梁4、固定件5、抱箍装置9相互固定,形成稳定的结构,使得组成后的大棚与光伏组件10能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鼎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鼎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7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蓄水池的种植大棚
- 下一篇:一种智能遥控视频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