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炫光和光环效果的薄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186499.0 申请日: 2016-11-04
公开(公告)号: CN206196185U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周群飞;饶桥兵;聂崇彬 申请(专利权)人: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5K5/02 分类号: H05K5/02
代理公司: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4 代理人: 欧颖
地址: 410311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光和 光环 效果 薄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炫光和光环效果的薄片,其广泛应用于手机、遥控器、电器、仪表、玩具等产品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在面板或背盖的正面设置油墨层或镀膜层的装饰方案,但这样的方案提供的面板或背盖正面不耐摩擦、易褪色和掉色,严重影响面板或背盖的质量;另外,现有的面板还缺少高贵而华丽的亮度及颜色饱和度,尤其是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同时具有炫光和光环效果(水晶的视觉效果,该光环效果时而隐藏、时而可见)的面板。而具有炫光和光环效果的薄片因其具有令人心动的美艳外观,因而如何开发一种成本低、能稳定地大规模生产且耐磨擦、不褪色和不掉色、具备合理的亮度和颜色饱和度的具有炫光和光环效果的薄片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炫光和光环效果的薄片,包括一面含线纹的透明基片,以及位于基片线纹面且依次镀设的吸收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和第四介质层;所述线纹为UV树脂经紫外线固化后得到的,所述吸收层为铬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三介质层的镀膜材料为选自二氧化硅和二氟化镁中的一种,所述第二介质层和第四介质层的镀膜材料为选自五氧化三钛和五氧化二铌中的一种。

专利中,所述透明基片例如玻璃基片包括与用户直接接触的正面(A面)和不与用户接触的背面(B面),本专利中的镀膜层均设置在基片背面,因而其在显示美观色彩的同时镀膜层不会出现刮伤、褪色和掉色等现象。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收层的厚度为0.1~15n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三介质层均为二氧化硅层,且所述第二介质层和第四介质层均为五氧化三钛层。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三介质层的厚度分别为1~15nm和15~200nm。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介质层和第四介质层的厚度分别为1~12nm和1~22n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纹在基片上构成呈阵列式分布的多个菱形图案。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片厚度为0.15~0.8mm。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纹的线径为0.002~0.55mm,线纹的线距为0.002~0.55mm,线纹的深度为0.01~50μm。优选地,线纹的线径和线距均为0.015~0.35mm。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墨层为黑色油墨层。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片为菲林或玻璃基片。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薄片的基片为玻璃片或用于贴合在白片玻璃上的菲林片,且所述薄片还包括位于第四介质层另一侧的油墨层。所述薄片为电子产品的显示面板时,所述油墨层位于其边框区;所述薄片为电子产品的背盖时,所述油墨层位于其背面的整面。本实用新型中,在最末介质层的另一侧丝印油墨形成油墨层,实验发现不管丝印任何颜色的油墨都不会改变薄片正面显示炫光和光环效果,从而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理解的,所述镀膜材料均可以通过商购获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油墨层采用一般的丝印方法得到,其厚度一般为微米级。

形成本实用新型中细纹的UV树脂可以是商购的UV胶,或如专利CN 103468155B中提供的无色半透明UV胶,且该UV胶通过模压或丝印的方式附着在基片上,再经UV固化后在玻璃或菲林基片上形成细纹图案。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将已经清洗干净、无污染并检验合格的一面印有很细纹路(透明UV胶印制,纹理的线距与线宽的要求均为:0.002~0.55mm×0.002~0.55mm,纹理的深度为:0.01~50μm)的玻璃或菲林基片放进真空镀膜机内,通过真空蒸镀镀膜机(如日本光驰机、新科隆机、中国台湾龙翩机、中国大陆南光机、腾胜机、振华机等)抽真空到2.0×10-3Pa左右或以上,基片表面加温到45~300℃(或不加温)进行离子清洁,通过调配相关的镀膜参数,将镀膜介质材料与吸收材料进行有效搭配,进行蒸发镀膜沉积相应的镀膜材料。其镀膜顺序为:基片的细纹面上依次镀设二氧化硅层、五氧化三钛或五氧化二铌层、铟层、五氧化三钛或五氧化二铌层。

本实用新型在透明玻璃(或菲林)基片的含UV胶线纹背面镀设特定的膜层并丝印油墨,正面显示炫光和光环效果而得到一种面板用薄片,填补了市场空白,满足了市场需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86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